当地时间8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现身华盛顿,半年内第二次走进白宫与特朗普面对面。
这场会谈自带戏剧性,因为不久前,特朗普刚刚在阿拉斯加和普京见过面,美俄关系突然升温。
如今泽连斯基又带着七位欧洲大国领导人一起来美国,形成了“1对8”的局面,特朗普一边,泽连斯基和欧洲七国一边,外界很自然地把这场会谈看作是一场摊牌。
不过现场气氛却比预想中缓和许多,泽连斯基在开场白里十秒钟内连说四次“谢谢”,还特意把妻子写给梅拉尼娅的私人信交给特朗普,明显是在释放善意。
毕竟上一次会谈,泽连斯基因为“不懂感恩”被美国副总统万斯当场批评,场面一度很尴尬,这次他吸取了教训,整场表现得非常配合。
就连着装也有变化,泽连斯基不再穿标志性的军绿色T恤,而是换上了黑色衬衫和深色夹克,虽然依然没打领带,但整体风格更正式。
外界都看得出来,泽连斯基现在的姿态明显软了下来,毕竟乌克兰战场形势不利,他也明白再强硬下去只会让谈判陷入僵局。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态度就显得强势许多,他在会谈中直接表示,不一定需要停火,也可以一边打仗一边谈判。
这番话一出就引发了热议。因为欧洲各国普遍坚持必须先停火才能谈判,只有这样才有可信度,但特朗普反其道而行,和普京的思路更接近,认为停火只会让乌克兰和俄罗斯都获得喘息时间,反而不利于真正解决问题。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多边会谈过程中,特朗普竟然突然离席,跑去给普京打了40分钟电话。俄方消息称,两人通话内容涵盖了和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的会谈细节。
换句话说,刚和乌克兰、欧洲七国谈完,特朗普就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普京,这一操作让欧洲人很没面子,西方媒体也炸开了锅,认为特朗普根本没把欧洲盟友放在眼里。
但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这正是他的“交易艺术”,他并不想彻底倒向乌克兰或欧洲,也没有要抛弃普京,而是把自己放在了谈判中心的位置。
他提出要促成美俄乌三方会谈,自己做“和事佬”,既能掌控全局,又能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这对特朗普来说,是极大的政治加分项,甚至有助于冲击诺贝尔和平奖。
泽连斯基虽然表现出更多妥协,但依然划出了红线:坚决拒绝任何领土交换,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乌克兰已经向美欧提出新方案,希望欧洲出资1000亿美元购买美制武器。
作为交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并要求动用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俄资产赔偿战争损失,这些条件依然很强硬,乌克兰并不打算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泽连斯基在多次对外发言中反复提到需要“大国”支持,除了美国和欧洲,实际上也在呼唤中国的参与。
无论是战后重建还是未来安全机制,没有中国的参与,乌克兰和平进程都难以稳定推进,乌方的“求援信号”已经很明显,绕不开中国。
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推动和平谈判、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如今中国的中立和建设性立场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受到认可,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眼中,比美国的双标更有说服力。
如果特朗普真要主导美俄乌三方会谈,中国的影响力也必然会在背后起到作用,无论通过联合国还是双边外交,中国的角色只会越来越重要。
从整体局势来看,这次白宫会谈确实让俄乌冲突迎来了新阶段,特朗普以“1对8”的姿态,把自己强行放在了谈判中心。
他既没有完全迎合欧洲,也没有彻底抛弃普京,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平衡各方利益,但这种平衡能否持续,还要看战场和后续谈判的实际进展。
泽连斯基虽然拒绝投降,但妥协的迹象已经很明显,普京则在静观其变,等待乌克兰是否会被迫接受不利条件,欧洲虽然声音很大,但实际影响力有限。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局势正酝酿着大结局,但短期内还看不到终点,美俄乌三方会谈如果能成,或许真会成为转折点,如果谈不成,战争还会继续拖下去。
说到底和平需要多方合作,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独角戏”。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或许能赢得流量,但能否换来真正的和平,还得继续观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