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据SMM统计,2023年,中国铝板带(含铝箔坯料)产量在123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约60万吨。而一家铝材加工企业却想迎难而上。
近期,浙江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杰新材”)披露了上交所首轮回复函。
早在2022年,永杰新材就向上交所主板提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永杰新材计划发行不超过4920万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5%,拟募资总额20.89亿元,其中,7.37亿元用于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5.51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对永杰新材来说,在行业不景气的当下,积极向新能源行业靠齐,就是将其营收与锂电行业绑定在了一起;同时,在遗留问题上,永杰新材还存在着通过代持来获得税收优惠的情况。

来源:公司官网

寻变
永杰新材从事的是一个较为传统的行业。
招股书显示,永杰新材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而铝板带箔和铝材加工相关,是将铝加工成薄板或薄带。铝板带箔的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导电导热等特点,能够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
而该行业正在面临一些变化,铝板加工行业也深陷行业下行周期的困局之中。
2023年,行业内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家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
其中,拿细分领域龙头鼎胜新材来说,2021-2023年,其铝箔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第一。
但在2023年,受下游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鼎胜新材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公司营收为190.6亿元,同比下滑11.76%;归属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下滑61.29%。
在业绩方面,2023年,永杰新材也收入、利润双降。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永杰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38.32亿元、63.03亿元、37.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65亿元、2.39亿元、2.29亿元。
最新回复函显示,2023年,永杰新材营收为65.04亿元,同比下滑9.04%;扣非利润为2.47亿元,同比下滑32.55%。
对此,永杰新材在下游行业上寻求变化。
报告期内,来自锂电池应用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9.28%提升至37.72%。
据悉,2022年上半年,永杰新材出货量达到5.6万吨,新能源锂电池相关的铝板带箔出货量已占公司锂电池出货总量的97.90%。
据招股书,永杰新材称,随着新能源锂电池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也获得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客户资源,实现了产销规模的扩大,收入和利润的提高以及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快速周转。因此,公司具有成熟的业务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6月,比亚迪跻身永杰新材的前五大客户,贡献0.95亿元的营收。

突击入股
早在2022年7月,永杰新材就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永杰新材发生过两次增资,多名自然人和投资机构突击入股。
2021年9月,公司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至1.31亿元,新增股本1072万股,长兴国悦、济南锐杰、温州禾草等突击入股。增资价格均为12.5元/股,估值按2020年公司净利润的20.5倍PE,作价15亿元。
2021年10月,前海投资、中原前海、齐鲁前海等分别认缴新增出资额。此次增资价格12.5元/股。
上述增资及股份转让行为后不到一年,永杰新材提交招股书,公司估值也飙至84亿元,按上述新股东15亿元的投资估值来算,增长了4.6倍。
由此计算,上述新增股东不到一年账面浮盈为16.5亿元。永杰新材在递交照顾书前一年内以如此低的估值吸收新股东入场,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除了突击入股的操作外,永杰新材在股权上还有别的“文章”。
招股书披露称,永杰新材的前身为2003年设立的东南铝业。
东南铝业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980万美元。其中,沈建国的母亲钱玉花出资588万美元,香港超卓出资392万美元。因此,东南铝业被认定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据悉,香港超卓由沈建国妻子王旭曙持股90%、赵伟平代沈建国持股10%。
而请赵伟平代持香港超卓10%股权的原因为,沈建国对当时中国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理解存在偏差,以为向境内投资的香港企业股东须为香港居民方可被主管部门认定为“境外合营方”,以期将公司注册成符合主管部门要求的中外合资企业。
而成为中外合资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
对于沈建国通过代持注册中外合资企业的行为,上交所也要求其回答,是否通过代持方式享受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情形?
对此,永杰新材承认了其享受了税收优惠,但其称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时期享受的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合法、有效,不存在被追回、退回或被处罚的风险公开信息显示。
END

记者 杨雪婷

校对 佘诗婕

编辑 吴鸣洲

1

2

3

4

IPO日报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按下“分享”,给我一点动力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