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爆发过许多有名的战役,像赤壁之战,一战让曹操兵力大损,从而造成了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还有夷陵之战,一战让刘备的蜀汉大军损失大半,最终只能苟延残喘退回西蜀。而对于曹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官渡之战。 为什么说对曹操来说最重要的是官渡之战呢?因为这一战过后,曹操得到了大量的北方土地,也就是这些北方土地很大程度地支撑了曹操后期的发展,如果官渡之战败了,曹操或许就没有偌大的北方作为自己养兵的根据地了。
曹操与袁绍这场战争本是差距非常悬殊的,因为当时的曹操兵力并不强,而面对的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袁绍,袁绍当时占有北方大量的领地,实力雄厚而且在兵力上要超过曹操很多,从当时的局面来看,其实很多人都不会认为曹操会赢。 并且曹操本人对这场战争的信心都不是很大,因为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了,曹操当时占有的领地仅有三个州,而且其中的徐州还是从吕布手中夺走不久的,当时的徐州城老百姓都非常痛恨曹操,因为曹操占领徐州城之后屠城了很多次,所以很难积累到兵力去支援曹操。
而袁绍则拥有着四个大州,所以从占据的领地来说,曹操是属于劣势的。而且从当时的环境来看,曹操占据着北方的地盘,需要面对的敌人仅有曹操一人。而曹操所处的地方四面皆敌,这样的环境下其实很难坚守很久。一旦被周围的敌人发现自己处于下风,他们就有可能前来瓜分曹操的领土。 而从身份来看,曹操也没有袁绍那种四世三公的名号,袁绍不管是在人脉,还是地位都要高曹操一等,有着这样的名号,袁绍可以更好地拉帮结派,而曹操只是一个宦官后代,与袁绍的地位相比那就不值得一提了。
那为什么袁绍有着这么大的优势,在这一战中还败给了曹操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本来袁绍有着很好的外交优势,本来袁绍可以拉拢其他势力抵抗曹操,但是因为袁绍对自己想要拉拢的盟友都不太上心,最终导致他们都站在了曹操那一边。 第二是本来袁绍手下都让袁绍不要急着灭掉曹操,最好是慢慢磨灭曹操的势力,再与曹操决战,而不是一开始就与曹操开战,毕竟袁绍的地盘虽然大,但是很多地盘都是刚抢来的,人民不会太过于拥护这样一个新的领导者。
而这时候却出现了郭图跟审配两个谋士,建议让袁绍直接与曹操开战,最终袁绍还真就听了这两个手下的话,与曹操开战,最终导致大败。第三是因为徐州与刘备的背叛,当时刘备没有地盘,而袁绍与曹操正好在这时候开战,刘备便借着这个机会占据徐州,认为曹操没有功夫去应对刘备。 可曹操却没有让刘备得逞,直接率领大军回去攻打刘备,这时候袁绍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端掉曹操的后方,可是袁绍却因为迷信没有出兵,延误了战机。
第四是没有听取田丰、沮授的建议,认为不能派颜良出击白马,因为颜良的性格有着缺陷,有勇无谋,不适合独当一面,而袁绍却不听他们的建议,最终攻打白马时,颜良死在了关羽的刀下。 在白马消耗了这么长的时间,让曹操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且颜良死了之后,本来就士气低迷,而这时候袁绍却要让大军全体南下与曹操决战,当时沮授出来让袁绍谨慎考虑,而袁绍却不听,直接中了曹操的计。 可见袁绍的为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性格,他经常听不得谋士们的建议,认为自己比谋士们更加厉害,身边的忠臣都没能得到袁绍的重用,而偏偏听取一些奸臣的话,虽然官渡之战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这场战争中袁绍所犯下的错误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总结:如今的社会职场上,有着袁绍这样性格的人,特别是当领导的特别普遍,这样刚愎自用的性格在职场上其实是很不利的,本身自己不太聪明,而面对别人的建议又听不进去,所以面对这样的领导还是尽量避开,不然下场可能就落得与田丰、沮授一样。
如果袁绍的为人头脑能够冷静一些,或许就不会导致败得那么惨,毕竟从一开始袁绍的势力比起曹操来说简直是强太多了,而袁绍的为人太性急,想要急着灭掉曹操,所以最终官渡之战的失败,还是袁绍个人的关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