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整理

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近日结束在中东地区的任务,已离开红海水域。执行任务期间,这艘航母因各种事故损失了三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杜鲁门”号航母现在位于地中海水域,暂不清楚何时返回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母港。“杜鲁门”号是在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停火的背景下离开中东的,历时一个多月的空袭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下令发动的首场军事行动,这场仗最终草草收场,其背后关联着美国与伊朗之间展开的核谈判。

美国打胡塞武装为何草草收场

美军“杜鲁门”号航母的资料照片。(新华社)

损失三架“超级大黄蜂”

北约那不勒斯盟军联合司令部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正参与地中海水域的海上演练。公开情报消息也证实,这艘航母在5月18日向北航行驶过苏伊士运河。

去年12月15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说,美军向该司令部所辖地区部署航母打击群,以“确保地区安全和稳定”。声明说,此次部署的是“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包括“杜鲁门”号航母、由9个航空中队组成的舰载机1联队、“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以及“斯托特”号和“贾森·邓纳姆”号两艘导弹驱逐舰。

“杜鲁门”号航母先前按计划部署在美国第六舰队行动区域,支持美国海军在欧洲和非洲部队。在中东执行任务期间,这艘航母参与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同时因多起事故损失三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每架估算造价约6000万美元。

去年12月21日晚,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说,一架美军F/A-18战斗机当天从“杜鲁门”号上起飞,在红海上空飞行期间被“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开火击落,机上两人弹射逃生,其中一人受轻伤。当时,美军将此事定性为“疑似友军误伤”,但没有披露更多信息。

今年2月12日深夜,“杜鲁门”号在埃及北部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域航行时与“贝希克塔什-M”号商船相撞。美国海军研究学会新闻网报道称,这起碰撞导致“杜鲁门”号右舷四分之一处的水线以上船体被刺穿,右舷升降机后部的浮筒受损,被迫在希腊的苏达湾港进行检查和维修。2月20日,美国海军发表声明称,“杜鲁门”号舰长戴夫·斯诺登上校被解职,理由是“对其指挥能力失去信心”。

美国打胡塞武装为何草草收场

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的资料图片。(央视新闻)

3月15日,美国开始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大规模空袭,“杜鲁门”号成为胡塞武装攻击的目标。4月28日,美国海军发表声明说,为了躲避也门胡塞武装的火力攻击,当天在红海水域游弋的“杜鲁门”号进行急转弯,当时一辆牵引车正牵引一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由于操作人员“失去对战机的控制”,牵引车和战机都坠入海中。一名美军官员告诉美联社,坐在战机驾驶舱的操作员和牵引车驾驶员及时跳出战机和牵引车,没有落海,操作员受轻伤。

5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当天,“杜鲁门”号再次发生“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海事故。当天夜间,一架双座型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返回“杜鲁门”号降落时,因尾钩未能钩住阻拦索而导致拦阻失败坠海。据报道,机上两名飞行员及时弹射逃生,后被搜救直升机救起,两人均受轻伤。

美军对胡塞武装发起军事打击期间,美军还在4月将在亚太地区活动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调往中东。“杜鲁门”号离开红海后,仅有“卡尔·文森”号部署在中东。

美国打胡塞武装为何草草收场

这是去年12月15日美国“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在地中海航行的资料照片。(新华社)

耗资巨大的“烂尾”仗

本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航线打击关联以色列以及美英的船只,以此声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据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库项目统计,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至今年3月中旬,胡塞武装对往来红海的军舰、商船、以色列目标和其他目标发动了136次打击,击沉2艘船只。

在美国发动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之前,该组织就已将红海、阿拉伯海上的美军航母作为攻击目标:去年5月底,胡塞武装向“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发射一枚导弹;6月22日,胡塞武装再次向红海水域的“艾森豪威尔”号发射导弹;11月12日,胡塞武装用无人机和弹道导弹袭击了在阿拉伯海上的“林肯”号航母和2艘驱逐舰;12月22日,胡塞武装向“杜鲁门”号航母及其护航舰只发射了8枚导弹和17架无人机;今年1月11日,胡塞武装使用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对“杜鲁门”号发动袭击,共持续了9小时。

3月15日美军开始空袭胡塞武装后,该组织次日对“杜鲁门”号及其随行舰船发动攻击。3月18日,胡塞武装再次对“杜鲁门”号航母实施打击,按照胡塞武装发言人萨雷亚的说法,这是该组织在48小时内对该航母发动的第三次袭击。3月30日,胡塞武装再次对“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发动打击,这是3月以来第10次此类行动。4月初,五角大楼下令向中东增派“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而胡塞武装继续袭扰“杜鲁门”号。

美国打胡塞武装为何草草收场

与此同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也损失惨重。4月3日,胡塞武装在也门西部荷台达省上空击落一架美军MQ-9无人机,这是胡塞武装防空系统72小时内击落的第二架MQ-9无人机,也是2023年10月以来胡塞武装击落的第17架MQ-9无人机。而据美媒4月24日报道,美军在不到6周内在也门损失了7架MQ-9无人机。MQ-9是察打一体无人机,通常在1.2万米以上高空飞行,每架造价高达3000万美元。

此外,多名美国官员透露,美军的F-16战机和更为先进的F-35战机也多次险些被胡塞武装的防空武器击中,飞行员性命面临威胁。据报道,美军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800余次袭击,打击超过1000个目标,军事行动已耗费超过10亿美元,但并未建立起绝对的空中优势。《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越看越像一场耗资巨大的“烂尾”仗。

胡塞武装自2014年9月攻占也门首都萨那后迅速壮大,五角大楼认为胡塞武装的战斗人员超过80万,其装备包括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及数百架各型战机和武装直升机。胡塞武装声称拥有多种类型的先进无人机和多个系列的导弹,包括“雅法”远程多用途无人机——配备高爆弹头,能躲避雷达探测,具有较强突防能力;“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可达2150公里,具有高机动性,能避开强大的防空系统。

美国打胡塞武装为何草草收场

今年2月“杜鲁门”号在埃及北部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与商船相撞后受损。

关联进行中的美伊谈判

3月15日特朗普下令对胡塞武装发起军事打击后,警告伊朗必须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宣称,美军行动目的有二:一是针对胡塞武装领导层,二是追究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的责任。3月31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警告称,如果伊朗不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当天,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将“强力回应”所受的威胁。

不久后,美国与伊朗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首轮间接谈判,这是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后,首次与伊朗正式谈判。此后,双方分别于4月19日、4月26日及5月11日又举行了三轮间接谈判。

5月15日,特朗普访问中东期间在卡塔尔表示,美伊就伊核协议条款达成“某种”共识,双方“接近达成”协议。按照他的说法,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展开了“非常严肃的磋商”以实现长期和平,双方或能避免诉诸军事行动。特朗普同时强调,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

此前一天,哈梅内伊的政治顾问沙姆哈尼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采访时表示,伊朗愿意放弃高丰度浓缩铀储备,将铀浓缩限制在民用所需较低丰度,并允许国际督察人员监督相关过程,以换取美国立即解除全部经济制裁。

美国打胡塞武装为何草草收场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左)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

然而,威特科夫在美国广播公司5月18日播出的采访中给谈判划定“红线”,即不允许伊朗拥有“哪怕1%的铀浓缩能力”。阿拉格齐回应称,如果美方想确保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那么双方能够达成协议,但“不管有没有协议,伊朗的铀浓缩活动都将继续”。他表示,伊朗的铀浓缩能力是伊朗人民的“核心权利”,也是伊核谈判的“红线”。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伊朗拥有274.8千克丰度为60%的浓缩铀,而制造核武器的武器级浓缩铀丰度要求高于90%。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多次强调,伊朗的核计划只用于和平目的,伊朗不寻求核武器。

美国与胡赛武装停火,正值美伊间接谈判持续推进之际。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担心,如果打击胡塞武装的行动持续下去,美军将消耗大量武器弹药,兵力被拖住,一旦其他地区“有事”,美国将难以应对。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国家情报总监在内的美国高官也对持续打击胡塞武装表示担忧。

多名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官员透露,威特科夫与伊朗举行间接谈判期间,阿曼提议美国停止打击胡塞武装,后者则不再袭击红海上的美国船只。《纽约时报》援引两名伊朗官员的话报道称,伊朗也对胡塞武装施加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以协助阿曼促成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停火协议。

作为此前历次美伊谈判的中间人,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5月2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美伊第五轮谈判于5月23日在罗马举行。

(资料来源:新华社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