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启程访华前几天,佩泽希齐扬主持了一场行政机构官员会议,重点讨论了中伊关系与合作问题,不仅提前为即将的访问活动定了调,也对和中国的战略合作有了新的说法。

据悉,佩泽希齐扬先是在会议上强调了中伊的“战略性”关系,明确了伊朗愿意与中国开展“认真和建设性”的合作,特别是要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展开合作。

伊朗总统此次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正式启程访华前,佩泽希齐扬主持了一场行政机构官员会议】


同时,佩泽希齐扬认为,伊朗的地缘政治地位与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决定了伊朗仍然是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舞台上的“可靠伙伴”,并特意提到了“共同反对单边主义”。

中国这边在提到单边主义问题时,往往会与美国的一些行动挂钩,可见伊朗认为在共同应对美国行动的问题上,中伊有着合作空间。

这也就引出了佩泽希齐扬此次访华的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在伊核问题上,寻求中国等国的更多支持,让伊朗能够顶过新一轮的危机。

就在佩泽希齐扬召开此次会晤之际,英法德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只要联合国安理会无法在30天内,延长伊朗的制裁豁免,他们就将正式恢复制裁。

伊朗总统此次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佩泽希齐扬在会议上强调了中伊的“战略性”关系】


考虑到美英法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英法德三国此番行动,事实上就是给了伊朗最后30天时间,想要配合美国逼伊朗在伊核问题上作出更大让步,彻底放弃铀浓缩活动。

可在伊朗国内,支持放弃铀浓缩活动的改革派“逼宫”失败,没能通过联合发声的方式,让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改变立场,放弃现在的对美强硬战略。

在此情况下,伊朗需要做两手准备,而与中国深化合作,不仅有望让伊朗争取到中国在联合国等层面的帮助,也有望缓解西方制裁给伊朗带来的经济压力。

佩泽希齐扬会提起“一带一路”,说明伊朗政府准备借此次机会,加快推动中伊在这一框架下的合作,推动中伊之间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落地。

伊朗总统此次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伊是在莱希政府时期达成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


佩泽希齐扬没有选择找俄罗斯帮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现在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经济等问题上无法为伊朗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是在之前的以伊冲突中,俄罗斯没能投桃报李,像伊朗在俄乌冲突中帮助俄罗斯那样,及时提供军事援助,导致德黑兰对于莫斯科产生了怀疑。

这样来看,虽然在很多问题上与哈梅内伊意见相左,但佩泽希齐扬也已经认清了现实,明白自己必须认真对待中伊合作,在“向东看”的问题上与哈梅内伊保持一致,不然伊朗将永无出头之日。

伊朗政坛在对华问题上达成一致,无疑会为中伊合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可这种合作势头能够保持多久,以及能否取得足够的成效,还要看后续伊朗内外部局势的走向。

伊朗总统此次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伊朗积极强化与中俄的交流,与他们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有关】


具体来说,伊朗国内的政治分裂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向东看”一事上较为坚定、反对与西方和解的保守派,现在确实更受哈梅内伊信任,也掌握着伊朗的军权,可佩泽希齐扬领导的改革派政府,具体负责着伊朗的外交、经济事务,是伊朗很多大政方针的实际执行者。

亲西方色彩浓厚的改革派能否保持战略定力,以及保守派能否长期掌控伊朗外交等事务的主导权都是未知数。

先说改革派定力的问题,中伊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见到效果。

这就决定了,若是在未来几年中,西方调整了思路,放缓了对伊朗施压的脚步,甚至直接伸出橄榄枝,伊朗改革派的外交思路,就有可能重新倒回与中俄等国保持合作,但更加亲近西方的道路上面。

伊朗总统此次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佩泽希齐扬的意外当选,打乱了哈梅内伊的一系列部署】


然后是保守派能否长期掌权的问题。

哈梅内伊这些年允许伊朗改革派与保守派斗来斗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地位。

在现阶段,保守派能够主导伊朗政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哈梅内伊对改革派失去了信心,也认可保守派的战略。

可哈梅内伊今年已经85岁了,一旦未来伊朗最高领袖换人,新的领导人在面对经济民生压力的时候,有可能再给改革派一个机会,让他们尝试去与西方接触。

伊朗总统此次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哈梅内伊今年已经85岁,伊朗可能会在数年内迎来权力交接】


只要改革派掌握了外交主导权,他们大概率会更加优先发展与西方的关系,与中俄等国的关系虽不至于彻底破裂,但仍旧存在合作进度放缓的可能。

综合来看,佩泽希齐扬此次访华,既是伊朗在西方高压之下寻求战略突围的关键一步,也折射出伊国内部在外交路线上的艰难共识。

短期内,严峻的外部压力将促使伊朗继续深化对华合作,依托“一带一路”与多边机制缓解困局。但从长远看,伊朗政坛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分歧、领袖接班问题以及西方政策可能的调整,仍为中伊关系的稳定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

未来中伊合作能否真正走向深入,不仅取决于双方的战略意愿,更将接受伊朗国内政治博弈与国际格局变迁的双重考验。德黑兰的“向东看”,终究是一场与国家生存和前途有关的漫长跋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