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被安史之乱拦腰折断,由此进入了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直到宋朝才勉强重塑统一。那么,泱泱大唐,万邦来朝,威震海内,就真的没人能制得住安禄山吗?答案当然不是,实际上就在唐玄宗之时,大唐依然有很多名将,可惜这些名将没有死在战场,反而是因为自己人的陷害而死于非命。要是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干,安禄山其实就是个弟弟。 一.王忠嗣 王忠嗣之父是唐朝将领,在西域战死疆场,因此王忠嗣幼年即被唐玄宗接进宫中抚养,视若假子。王忠嗣成年之后,刚毅勇猛,善于用兵,也成为大唐名将,在西域建功立业。开元年间,王忠嗣西破吐蕃,北伐契丹,威震边疆。天宝年间,王忠嗣进攻突厥,突厥大败,从此不敢犯边。不就又讨伐吐谷浑,占领其全国后凯旋而归。王忠嗣凭借显赫战功和与唐玄宗的密切关系,一人身兼四镇节度使,控制万里疆域,手握重兵,和他相比安禄山就是个弟弟。大唐开国以来,还没有王忠嗣这等封疆大吏,桀骜名将如李光弼也对王忠嗣尊敬无比。

然而王忠嗣的权重和皇恩,让宰相李林甫非常嫉妒,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说王忠嗣自幼与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在宫中一起长大,“谋立太子”。这让对权力极为敏感的唐玄宗大怒,盛怒之下召王忠嗣入朝,几乎被陷害致死。还好经另一位名将哥舒翰求情,才贬官为汉东太守,不到一年后,王忠嗣暴死,刚刚45岁。如果王忠嗣还活着,借安禄山一个胆子,他也不敢起兵造反。 二.哥舒翰 哥舒翰是安西都护之子,自幼文武双全。在王忠嗣出镇西域之后,哥舒翰深受赏识,得到重用,在与吐蕃的战争中作战勇猛,战无不胜。王忠嗣被李林甫陷害后,哥舒翰为他据理力争,终于打动了唐玄宗,还让他接替王忠嗣镇守西域。当时朝中李林甫与安禄山勾结,哥舒翰则与杨国忠关系融洽,但双方却互相攻击。唐玄宗为了缓和双方关系,曾经让高力士宴请哥舒翰和安禄山,想让他们冰释前嫌,结果双方却在宴会上对骂起来,彻底翻脸。

后来一次哥舒翰洗澡时中风,昏迷良久才醒来,就此丢了半天命,从此半身不遂。安禄山造反后,唐军一路败退,东都洛阳失守,退守潼关。唐玄宗无奈之下,只得启用已经只剩下半条命的哥舒翰,让他强挺出征。哥舒翰到潼关后,唐军迅速开始恢复战斗力,当时李光弼与郭子仪已经大败史思明,切断了安禄山叛军与老巢范阳的联系,一旦会合安禄山将腹背受敌。哥舒翰固守潼关,安禄山半年之内都劳而无功,大唐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安史之乱有望在第一年就被平定。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国忠煽风点火,命令哥舒翰出城决战,唐玄宗昏聩之下,不停派使者催促哥舒翰进兵,因为有高仙芝、封常青前车之鉴,哥舒翰只能“恸哭”出关,果然在野战中被安禄山击败,二十万大军仅剩下八千,潼关就此失守。 三.高仙芝

四.封常青 高仙芝、封常青两人被称为帝国双璧,是大唐军神一般的人物。两人率领唐军远征葱岭帕米尔高原,平定小勃律,让大食等诸胡七十二国震惊归降。两人都先后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虽然比不了王忠嗣之权势,但比起安禄山的三镇节度使不遑多让。安禄山起兵后,封常青当时正在朝中,主动请命出战,但因为中原战备松弛几十年,封常青只能临时征兵。这些临时征集的军队自然不是安禄山的久经沙场的边军对手,一路溃败至潼关。

唐玄宗惊恐之下,召高仙芝也回来平叛。高仙芝与封常青商议后,都觉得边军精锐,现在新招募的军队难以与安禄山正面交锋,不如等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等人的边军到来,现在固守潼关就可以挽救局势。但是唐玄宗派去监军的太监,因为与高仙芝有旧怨,就向唐玄宗进谗言,说两人不战而逃,贪污军饷,唐玄宗听到一面之词后大怒,派太监赴军中监斩了二人。唐玄宗这一举动可以说是自毁长城。后来哥舒翰也是因为两人的前车之鉴被迫出征,导致了潼关失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