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中国影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要扎根生活、反映现实,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三精”标准。这次重要讲话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而上海出品的电视剧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不断前行,逐步实现了从题材、制作到市场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功勋》剧照

近年来上海出品的优秀电视剧不断涌现,整体呈现出繁荣的发展局面。例如2023年至2024年,有19部上海出品电视剧入选央视“大剧看总台”片单,创历史新高。在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中,上海出品的《在一起》《埃博拉前线》《功勋》等多部作品获得优秀电视剧奖,《功勋》的演员王雷还斩获了优秀男演员奖。在第34届飞天奖中,“上海出品”的《繁花》《三体》《超越》等都获得了优秀电视剧奖。

上海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重要基地,过去十年持续发力,坚守创作原则、追求创新突破,推出了众多优秀的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收视率,成为新时代主旋律文艺创作的标杆,同样也对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带来诸多启示。

时代精神与情感共鸣:上海出品的情怀坚守

上海出品的电视剧作品始终以深厚的时代精神为基石,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传递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诸多电视剧通过对不同领域和层面的社会现实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风貌,使观众能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例如《繁花》作为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描绘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民的生活与情感。这部剧不仅是对上海发展史的回顾,更通过镜头语言、时代符号和精细的细节展现,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情绪,引发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

《繁花》剧照

此外,《城中之城》作为金融题材剧作,聚焦现代金融职场,展现了个人奋斗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剧中人物在金融城这个现代化舞台上经历的迷茫与坚守,真实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个人与体制的互动,让观众在角色命运中看到了自身的影子。

同样,《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这类作品也延续了这一特点,通过对都市女性不同阶段的生活与困惑进行探讨,塑造了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上海电视剧通过这样的作品,不断传递出积极进取、勇于面对生活挑战的女性特质,这不仅迎合了当代关注女性独立意识的时代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多样化发展。

这些作品通过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成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得上海出品的电视剧不仅仅是娱乐消费品,更成为反映社会变迁、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现实主义与艺术表达的结合:创作手法的创新

现实主义是上海电视剧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众多上海出品的电视剧中,创作者们注重真实描绘人物和生活,塑造出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情感的人物形象。例如,《繁花》中的阿宝、玲子等人物,他们的性格、命运和情感都与上海的城市背景和时代环境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真实描绘,电视剧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和认同。

《城中之城》剧照

上海电视剧在坚守现实主义的过程中,还敢于客观呈现社会现象和矛盾。例如,《城中之城》中对金融行业内部的权力斗争、利益输送等不良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三体》中对人类社会在面临危机时的种种弊端和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客观呈现社会现象和矛盾的做法,使电视剧具有了更强的思想性和批判性,能够引导观众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

同时上海电视剧的创作不仅在主题上有着明确的现实主义倾向,还在叙事手法上追求创新,注重现实主义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结合。《繁花》在美术、服装和道具的精细设计上极具艺术美感,通过怀旧的视觉符号营造出时代的独特韵味。导演王家卫的电影化手法,使得《繁花》成为既具文学深度又具视觉美学的电视剧佳作。

《三体》剧照

《三体》则代表了上海出品的科幻题材突破。这部改编自刘慈欣经典小说的电视剧,不仅在视觉特效和科技场景上精益求精,还通过对人类命运与科技发展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提升了科幻题材的思想深度。制作方不惜投入重金,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原著中的宇宙尺度和科技场景逼真还原,赢得了观众和科幻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

此外,创作中的《八千里路和云》《千里江山图》等历史题材作品,将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情感化、细腻化的叙事,将历史人物的精神与当代价值观进行连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跨越。

融合与创新传统文化:呈现上海特色

上海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还注重融合和创新传统文化。上海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其地域文化在电视剧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传承,上海的文化底蕴也为这些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本土风情。

比如《繁花》用沪语对白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与商界风云,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也具备时代共鸣感 。剧中充满了上海方言、上海弄堂文化、上海饮食文化等地域元素,电视剧营造出了浓郁的上海风情,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不仅丰富了电视剧的文化内涵,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安家》剧照

《安家》中则大量出现上海的老洋房、石库门和弄堂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如介绍老洋房交易时,展现了老洋房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装饰以及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同时,剧中人物居住和工作的场景也多为上海的普通民居和街道,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上海的城市风貌和居住环境。剧中角色更具有典型的上海人特点。例如,徐文昌作为在上海弄堂长大的人,有着上海人的细腻、精明和善良。他对老洋房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体现出上海人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自豪。而房似锦等外来奋斗者在上海的经历,也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对外来人员的包容和吸引力。

《城中之城》则通过上海的金融背景展现了现代都市的复杂性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力量。这种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使得上海出品的电视剧既能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具备了走向国际的潜力。另外,一些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风格。对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使电视剧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具有现代科技的活力,能够满足观众对文化艺术的多元化需求。

主旋律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现实主义的广泛接受度

近十年来,上海出品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做到了部部精品,同时,这些作品在坚持主旋律的创作原则下,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和观众审美的变化。例如,《城中之城》聚焦金融行业,展现现代职场的压力与人性博弈,既具备现实主义色彩,又充满了悬念和戏剧冲突,符合当下观众对高品质现实主义题材的偏好。

《光荣与梦想》则以宏大的叙事,描绘了从建党到抗美援朝的壮丽历史画卷。这部剧不仅有激烈的战争场面,更有对历史人物细腻的刻画,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它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和伟大情怀,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榜样。

《破晓东方》剧照

《破晓东方》改编自纪实文学《战上海》,生动地展现了上海从“旧世界”到“新世界”的时代巨变。共产党人在“战上海”“建上海”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担当,令人钦佩不已。该剧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上海解放初期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一起》以抗疫为主题,谱写了一曲民族精神的赞歌。它聚焦了疫情下平凡人的坚守与奉献,医生、护士、志愿者等群体,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和社会责任。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一心和顽强拼搏。

可以说,这些上海出品的作品在主旋律创作中找到了与市场的平衡点,不再局限于刻板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精彩的叙事和优质的制作,传递出主流价值观。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主旋律剧集的艺术水准,也拓宽了其受众面。

上海电视剧在过去十年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中国电视剧创作树立了标杆,也为整个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与主旋律之间,上海出品始终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展现出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和艺术创造力。这十年,是上海电视剧迈向辉煌的十年,也是中国影视创作不断追求卓越的十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上海电视剧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时代主题的把握。未来的作品应更加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通过对这些时代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展现,上海电视剧能够更好地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审美的不断提升,上海电视剧创作将继续坚守文化自信,探索新的叙事手法,推动中国影视作品迈向新的高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