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深夜后,第二天总觉得身子发沉,连说话都没力气;带娃一整天,傍晚坐在沙发上就不想动,脸色还透着一股倦意——大概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气虚”时刻。其实不用急着找补药,厨房里常见的黄芪,就是温和又实用的“精力补给站”。
黄芪本身擅长补气升阳,能帮身体慢慢“提劲儿”,但单独喝难免单调,今天就分享4款黄芪的“绝配”饮品。每款做法都简单,不用复杂技巧,连喝几天不仅能缓解疲劳,气色也会慢慢变得透亮,特别适合日常调理。
1. 黄芪麦冬党参水:补气不燥,适合“又累又燥”的人
很多人补气时怕上火,比如喝了黄芪后口干、喉咙痒,这时候加麦冬和党参就刚好。黄芪是核心补气食材,麦冬能养阴生津,中和黄芪的温性,避免“补得燥”;党参则和黄芪是“补气搭档”,能让补气效果更温和持久,三者一起喝,既补了气,又润了燥,喝完浑身舒服。
食材准备
黄芪10g、麦冬5g、党参5g(干党参建议切片,更易出味)、清水800ml
详细做法
1. 所有食材用清水快速冲洗,去掉表面浮尘;
2. 放进养生壶或砂锅,加足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
3. 关火焖5分钟,滤掉食材渣,直接喝煮好的水即可。
饮用小贴士
这款水有淡淡的药香,不喜欢浓味可以少煮5分钟;上班族早上煮好装保温杯,下午累的时候喝一杯,比喝咖啡更温和,还不影响晚上睡眠。
2. 黄芪甘蔗水:甜润补气,像喝“养生小甜水”
如果不喜欢药味,那黄芪甘蔗水绝对是首选。黄芪补气提劲,甘蔗自带清甜,不仅能让饮品更好喝,还能滋阴润燥——秋冬天气干燥时喝,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改善口干舌燥,一举两得。而且甘蔗的甜是天然果糖,比额外加糖更健康,喝着没负担。
食材准备
黄芪10g、甘蔗200g(约1-2段,选表皮紫黑、节长的,甜度更高)、清水600ml
详细做法
1. 甘蔗去皮,切成3-4厘米的段,再从中间劈成两半(方便出味);
2. 黄芪冲洗干净,和甘蔗一起放进锅里,加清水没过食材;
3.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看到甘蔗变软、水变甜就关火。
饮用小贴士
煮好的甘蔗可以嚼一嚼,能吃到残留的甜味;但甘蔗含糖量高,糖尿病人要少喝或不喝,普通人一天一杯就够,避免糖分摄入过多。
3. 黄芪枸杞苹果水:补气又健脾,喝完肚子也舒服
很多人累的时候会没胃口,这款黄芪枸杞苹果水就很适合——苹果能健脾益胃、帮助消化,搭配黄芪补气,再加上枸杞补肝肾、明目,三者一起煮,不仅能提精力,还能温和调理脾胃,喝完肚子不胀不堵,特别舒服。
食材准备
黄芪10g、苹果1个(选脆苹果如嘎啦果,煮后不易烂)、枸杞10g、清水800ml
详细做法
1. 苹果洗净带皮切块(苹果皮含果胶,营养更足)、去核;枸杞用温水泡2分钟,洗去杂质;
2. 黄芪放进锅里,加清水煮15分钟(先让黄芪药效充分释放);
3. 加入苹果块和枸杞,继续煮5分钟,关火即可。
饮用小贴士
苹果别煮太久,不然会成泥状影响口感;建议早餐后半小时喝,既能帮助消化早餐,又能为一天储备精力,喝的时候可以连苹果块一起吃掉,补充膳食纤维。
4. 黄芪红枣橙子水:补气血+维 C,女性喝超合适
这款是专门为气血不足的人准备的——红枣能补气血、健脾,和黄芪搭配,刚好针对气血不足导致的疲劳、气色差;橙子则能补充维生素C,让饮品带着清新酸甜味,喝起来不腻,还能让调理效果更全面。
食材准备
黄芪10g、红枣5颗(中等大小,去核)、橙子1个、清水700ml
详细做法
1. 红枣洗净去核(红枣核偏温燥,去核后更温和);橙子去皮,去掉白色筋络(避免苦味),果肉分成瓣;
2. 黄芪和红枣放进锅里,加清水煮15分钟;
3. 最后加入橙子瓣,煮3分钟就关火(橙子煮太久会流失维 C)。
饮用小贴士
特别适合经期后喝,能帮身体补回气血,缓解经期后的疲劳感;如果喜欢更浓的橙子味,可以先把橙子瓣压出一点汁再放进锅里煮。
其实调理身体不用追求“立竿见影”,这4款饮品做法都不超过3步,每天花20分钟就能做好,融入日常就好。不过要注意,黄芪性偏温,感冒发烧、喉咙痛、上火时别喝,等身体恢复了再喝;用量也不用多,每次10g左右就够,过量反而可能不舒服。
坚持几天你会发现,早上起床不那么累了,下午也不容易犯困,脸色慢慢从倦意沉沉变得透亮——这种温和的改变,才是最适合普通人的养生方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