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兵员数量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不久后可能连80万大军都凑不出来。然而,乌克兰早就设想着用“无人武器”战胜俄罗斯,如今,这一设想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4日宣布一项“武装乌克兰”的新计划,该计划预计将包括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以此来改变战场局势。

乌军机器人打到俄军投降说明什么

据参考消息7月14日报道,就在7月9日,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通过“电报”软件发布消息称,乌军在哈尔科夫地区,首次成功地仅凭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

从乌克兰方面发布的消息来看,乌克兰在地面上派出的是类似于机器狗的无人武器,用俄语发出最后通牒;空中有多架多旋翼无人机,在乌克兰方面的警告下,数名俄军成为俘虏,这似乎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由纯机器人部队完成的俘虏行动”。

乌克兰方面发现,无人武器在当今战场上大有可为。面对俄罗斯布下的地雷阵,乌克兰方面用小型的自杀式地面机器人,就能越过雷区摧毁俄军掩体,给俄罗斯方面意想不到的打击。

当乌军无人武器包围俄军时,俄罗斯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们意识到,自己拼上性命,能换走的不过是乌克兰的几个“机器狗”或“无人机”,这些机器十分廉价,毫无感情,且不知畏惧,源源不断。在这样冰冷的无人武器面前,士气再高的队伍,恐怕都会崩溃。

乌军机器人打到俄军投降说明什么

乌克兰如今用1000多美元,就能得到一个小型的自杀式机器人,远低于一枚反坦克导弹的造价,这使得乌克兰有了新的“取胜途径”。

在此之前,乌克兰方面用一场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击毁了俄罗斯十余架战略轰炸机,战争成本完全不对等。乌克兰国防情报局长布达诺夫直言:“乌克兰用不到2万美元的装备,就能摧毁了敌方上亿美元的武器!”

这场“零伤亡”胜利暴露俄军致命短板,俄军对低空无人机拦截率严重不足,反无人机武器十分欠缺,反地面无人武器的装备还没有大规模部署战场。

对于无人武器的大放光彩,一些媒体担忧,新的战争方式让《日内瓦公约》遭到挑战。机器人无感情、无道德判断的特性,使战争彻底剥离人性维度。

举例来讲,《日内瓦公约》规定战俘需“交由人类看管”,但无人机押送全程可以实现无人类接触,投降俄军无法接受医疗检查与身份登记。

乌军机器人打到俄军投降说明什么

若战俘押送途中逃跑,无人武器能否直接击杀?就算是人为操作的无人武器,操作员能否通过实时画面远程下令击杀?这些都是需要得到解决的战场新问题。

不过,俄罗斯和乌克兰如今都顾不上这一切,毕竟两国之间的斗争早已经白热化。谁能取得胜利,谁才能有机会来定义这一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