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第一句“狼烟起江山北望”,一下子渲染出了战场的萧杀和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 而其中的狼烟也就是烽火,是我国古代战场上,传递消息的一种工具,狼烟的典故在我国的故事中也不少,无论是诗词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者是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都与它有关。 周幽王虚假地点燃了烽火,让远处的将领们急急忙忙的帅兵前来救驾,看到士兵们慌乱的样子,褒姒展颜一笑。

周幽王为此多次点燃烽火,也最终导致灭亡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那么,狼烟就是烽火的别称,而他为什么名字叫做狼烟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狼烟是由狼粪而烧成的,也有人说,这些都是谣传,本文就从历史的角度考证,狼烟究竟因何得名?又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当时,人们觉得狼烟的原料是狼粪,主要是因为有一位有名气的晚唐诗人,他在诗词中曾经写到“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意思就是说,狼粪烧出的烟火不会因为空气的流动扩散,也不会风一吹就歪斜,所以适合传递信号标记位置。 但是非要想想,这样是不合逻辑的,无论是什么材料?烟就是灰尘颗粒,怎么会不受空气流动影响呢? 但是,当时的人们还给出了其他的论证,他们说狼的肠子是直肠,所以狼粪所烧出的烟也是直的,所以风吹而不斜。 看似不合理的说法,在当时却被人们普遍的接受了,因为没有几个人真的见过狼,更没有几个人,开膛破肚的看过狼的肠子。

更何况还有很多有名的人,为这样的理论提供佐证,据说李时珍曾经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道狼粪的作用,无独有偶,就连大将军戚继光也相信了。 他曾经在自己的兵书中曾经写到,由于搜寻不到足够狼的粪便,只好使用干草和马粪,可见他虽然没有实验过,还是认为狼粪是效果最好的,最具有战场上发挥效力的东西。

但其实只要我们想想,就能够明白,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哪怕是偏远一点的地区,狼的粪便必然是很少的。 狼这种动物并不是日日饱餐,或许在十天半个月只能进食一次,甚至在冬季的时候,可以在整个冬季只进食一两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才能获得足够的材料,来进行烽火传递呢?

更何况要取得狼粪,需要接近狼群的栖息地,狼烟再怎么好用,也只是一个传递消息的工具,并不是不可代替的,为何要让士兵们有可能牺牲如此大的风险,来取得这样的材料呢?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狼烟并不是由粪造成的。 那么,狼烟究竟是用什么做的呢?又为何叫这个名字呢?

其实在唐朝初期的《兵部》记载中,就有写到狼烟的制作方法,只不过这在当时是军事机密,没有几个人知道罢了。

需要在每年的秋天左右采集合适的甘草和一些药材,比方说艾蒿,植物的根茎和草节,然后再将它们晒干到合适的程度。 至于飘起的烟,如何尽量地让他做到烟柱直上,不易将它吹散吹,秘方并不来源于点火的原材料,而是来源于制作烟囱和点烟人的工艺。 去看过长城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国的烽火台上面的烟囱大小、高度到制作方法和气烟囱的泥土都有讲究,更是记录了详尽的制作方法,而烽火台之间的距离也是精打细算过的,在包括点火的士兵,他们都经过专业的培训,这才是烽火能够不偏不倚的真正原因。

那么回答第二个问题,狼烟又究竟因何得名呢? 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对狼这一个动物的神秘幻想。 首先,边界主要对抗他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他们的文化就是和狼相关的,他们有一些信奉狼为神兽,更会有一些少年与母狼交配,生下的孩子极为高贵血统,还会有有迎娶狼妻的传说。 其次,突厥和北方游牧民族的部队,被我们称为狼兵,而为他们报信儿敌军入侵了,也就成为狼烟。

最后,就好像我们都曾熟知的那个故事,牧羊小孩一次又一次地喊着狼来了,狼文化自来就给汉族人一种入侵的威胁感,所以也因此得名。 古时候的信息传递十分不方便,甚至会有深山老林里的居民,连改朝换代皇帝变了都不知道,而战场瞬息万变,信息尤为重要。 每一个烽火台,有八名将士轮班守护,今日无论是平安还是有意外,都要点火,平安时点起的火名为平安火,来确认远方的烽火台没有被敌人入侵或者沦陷,而出现入侵时,点火即为我们所知道的狼烟。

白天的火成为烟,而夜晚所称的火叫做燧,或许有人会好奇了,夜里乌漆嘛黑一片,怎么才能看清楚滚滚黑烟呢? 古人的智慧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按比例杠碳和红罗碳,这样就能让火星飘起来,发出微微的红色,夜色中也能显示出来。 如果遇到了下雨天或者起雾的时候,该如何传递信号呢?

这时候,特定的职业“烽子”就要出现了,他们是专门负责传递信息的通讯兵,一般都是跑步好手或骑马健将,按照烽火台的百里间距,一日传递一次报平安或者急报入侵的消息即可。 进行了这么多的努力与周密的安排,才是烽火能够准确传递消息的秘诀,狼粪之说是无稽之谈了,可见词汇的重点并不在“狼”而是在“烟”。 行文至此基本上就介绍完了,不得不说,时间为故事蒙上了传奇的色彩,添加了很多人们的主观感情色彩。

但是也要感谢这份幻想,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对文化的理解,让我们能够时至今日,站在长城上遥望烽火,看着山林大地都能够穿越时空体与历史对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