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子弹还剩四万发,守军死活不肯撤——四行仓库那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谢晋元不想走。
仓库还在,子弹还够,兄弟们还站得住,他说什么都不愿撤。
但命令下来了,蒋委员长亲自下的,他抗不了,只能低头。
可你要是说他认命了,那就错了。
先扯远一点。1937年,淞沪打得焦头烂额,三个月下来,上海基本守不住了,国军伤得伤、撤得撤,眼看就要全线崩了。
可就在这时候,顾祝同接了个活儿——留下一支部队,守住个“视觉坐标”,给国际社会看。
这事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用命博眼泪。
八十八师的孙元良心里门儿清,他不愿拿全师兄弟去陪葬,就只留下了一个营,带加强的那种,谢晋元带队,大概八百人。
说是八百,其实后来打到第三天,只剩四百多了。
他们守的地方叫四行仓库,位置就摆在苏州河北岸,英美租界对面。
这地方选得讲究,外国人一杯咖啡一支烟,就能看整个战场,天上飞机飞,水里军舰停,记者拿着相机,坐在河边拍纪录片。
打仗打得跟舞台剧似的。
谢晋元知道自己是块牌子,是被摆上台的,但他没拿自己当道具。
他跟兵说:“这是坟,是我们自己的坟。”这话听着沉,但很实在。
头一拨日军摸上来的时候,没想到仓库的墙跟铁板一样,打不穿;谢晋元的人全在楼上,居高临下,日军刚一靠近,就挨了闷棍,死伤十几个,灰头土脸就退了。
后来日军换了打法,带着坦克一块冲,可又不敢开重炮,怕误伤租界,引火烧身。
于是就看见仓库上头冒烟,底下兵拼命冲,冲上去又被打下来。
最狠的一次,是日军悄悄摸到铁门口,想放炸药。
陈树生看见了,没多说,绑上手榴弹,从楼上跳下去,一声炸响,连人带敌人一起完了。
他用自己守住了那道门。
几轮下来,仓库顶都炸穿了,楼梯塌了,电断了,水没了,兵们靠着上海市民送来的点心、水果、衣服、药品撑着。
还有人写了慰问信,一袋一袋往里送。
然后是那面旗。
谢晋元说,要竖一面国旗。
他知道这是给敌人看的,更是给市民和世界看的。
一个十多岁的姑娘叫杨慧敏,拎着旗子,黑夜爬了两个小时,才把旗送进仓库。
谢晋元接过来,插在楼顶。
那是整个上海唯一一面还飘着的中国国旗。
日军看见这旗,像疯了一样地打。
一天十几次冲锋,全被打回去。
松井石根气疯了,派了特种兵,派了浪人,还放火烧仓库,烟把楼都熏黑了,兵们靠着湿毛巾捂鼻子,硬撑。
外头的记者拍下了这些画面。
英美那边坐不住了,政府代表找国民政府谈,说这场戏演得也差不多了,能不能撤点火,别再点燃国际舆论。
蒋介石一听,觉得目标差不多达成了,国际社会该看的都看了,命令下来:撤。
谢晋元不服。
他说:“我们还有四万发子弹,还能打。”可命令是死的,他不是不明白,他只是舍不得这仓库,舍不得这些还活着的兵。
最后,他还是带人撤了。
撤的时候,英国人答应给掩护,但要缴械,不能带枪进租界。
撤进英租界那天,日军全程盯着。
他们本以为仓库里守着一个旅,起码两三千人,结果一数,连四百都不到。
松井石根气得脸发青。
他的第三师团在这儿搭进了两百多号人,结果被几百人给挡了四天。
谢晋元和他的兵被送进了英租界西边的孤军营,那是意大利人管的地儿。
日军不死心,派人混进去,带着刀枪,想杀谢晋元。
连着几次,都没得手。
时间一晃到了1941年,汪伪政权那边也盯上了谢晋元,想逼他投降。
结果来了个叛兵,名字叫郝鼎诚,带着三个人混进营地,在谢晋元睡觉的时候动了手。
谢晋元被捅了几刀,抢救无效,走的时候才36岁。
他走了之后,孤军营还在,兵们也还在。
一直到抗战胜利,剩下的人才被放出来。
参考资料:
《谢晋元将军抗战纪实》. 中国军事科学院出版社
《四行仓库保卫战口述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八百壮士真相档案》. 中央档案馆整理编印
《淞沪会战全纪实》. 解放军出版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