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援青一直是我的梦想!”
茫崖市,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阿尔金山、昆仑山之畔,因南接可可西里无人区,西连阿尔金山无人区,北边为罗布泊无人区,方圆200公里内无县城,茫崖被称为“最孤独的城市”。
2021年5月,陈剑从浙江台州来到3600余公里外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担任茫崖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负责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到西北来一直都是我的梦想,读大学时期正好赶上西部大开发,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成行。三年前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自己的一次圆梦之旅。”陈剑说,“印象中,这里是一块戈壁滩。来到这里之后,非常震撼,巍巍昆仑、皑皑雪山、一览无垠的戈壁滩,地形地貌和南方完全不一样。”
初到茫崖不久,陈剑便亲自带队,对全市3个乡镇,全区106户牧民家庭进行走访和调研,还对全市重点企业进行现场考察调研,持续深入到油田、钾肥、新能源企业和旅游公司等16家企业一线。
说苦道苦不如苦干实干真干。“当地干部一天能够解决的事,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用心用力去完成。”要把援青工作做好,必须苦干实干。在援青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把休假时间缩减了一半。“苦差事”“笨方法”,帮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全市的地域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民俗风情等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要干好工作,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茫崖市地处西北边陲,自然环境比较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茫崖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地处偏远、环境艰苦等原因,茫崖市在人才引进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人才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让边陲小城留住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利用现有条件,为茫崖市的人才引进提供一定的支持,让年轻人静下心来,投入到茫崖市的建设当中去。”陈剑说。
据了解,援青指挥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包括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解决他们的后估值后,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茫崖工作。除此之外,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茫崖市的发展前景、人才政策等,提高茫崖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人才不仅要引进,还要积极“走出去”。台州与茫崖之间的互访交流活动往来频繁,茫崖的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到台州学习培训,促进了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在生活中,陈剑关注职工权益保障和民生改善,通过与台州市总工会的合作,加大对茫崖市职工阵地建设、关心关爱等方面的支持,为人才引进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援青干部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项目和产业,还有先进理念和创新思维以及多方面引进的人才队伍,改变了我们很多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传统观念,激发了我们对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茫崖市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决策中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茫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海全说。
“感受颇深,印象深刻!”
和繁华宜人的台州相比,茫崖没有以往的喧嚣,放眼望去都是茫茫戈壁,却处处是热情友好的茫崖职工群众。三年援青工作,陈剑和茫崖市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走过难忘的1000多个日夜,早已把茫崖市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来到一片新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干部群众,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能够坚守,能够创业,值得我们敬佩。”他笑着说,茫崖市的干部群众“5+2”“白+黑”,全年无休,也值得援青干部敬佩学习。
陈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访贫问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十五平米的房子里,住着六口人,老人、女儿和四个孩子。老人老伴去世,女儿身有残疾,四个孩子都在读小学。十五平米的房子里布置着上下铺,很拥挤,当时看到的时候心里很有感触。”在后期多方协调下,通过拨付援青资金,顺利解决这家人的住宿问题。
对于陈剑来说,三年的援青生涯,不仅让他在工作上进步,更体会到了“援青”二字的意义。“第一是眼界更开阔,对‘全国一盘棋’有了更深刻地理解。第二是心胸更开阔,到茫崖以后,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学习理论,学习政策,特别是茫崖当地干部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给了我很多的学习机会。”陈剑说。
(来源:茫崖市融媒体中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