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说起煤炭,总觉得这东西跟咱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却又藏着不少谜团。尤其世界最大的那个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规模大到让人咋舌,煤层厚的地方超过一千米,横跨上千公里,这么庞大的玩意儿,难不成真是古时候植物堆出来的?作为能源基础,它支撑了工业好几个世纪,但背后的形成过程,确实值得细聊聊。咱们一步步来扒拉清楚,从它的位置和大小,到怎么来的,再到挖它带来的那些事儿。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先说这煤田的基本情况。它坐落在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一带,从宾夕法尼亚北部拉到阿拉巴马南部,东北到西南方向伸展,长约1200到1250公里,宽度波动在50到300公里之间,总面积足足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那么大。跨越了九个州,包括西弗吉尼亚、肯塔基这些地方。这地方的地质结构是个复向斜,两翼缓倾斜,北部煤层几乎水平,往南褶皱和断裂多一些。煤层埋藏不算深,平均采深不到100米,很多地方露天就能挖,地下开采多用平硐或斜井。含煤岩系主要是石炭纪到早二叠纪的沉积,厚500到900米,局部能到3000米。上覆是第四纪冰碛层,下伏是密西西比系的滨海相岩层。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资源量方面,数据挺惊人。地质总储量3107亿吨,探明储量937.6亿吨,可采储量499亿吨。煤炭种类齐全,烟煤占92.5%,主要是炼焦煤;无烟煤6.8%,在北部;南部阿拉巴马有少量褐煤0.7%。煤质好,灰分平均14%,硫分1.9%,发热量30到33兆焦每公斤,原煤易选,不用太多加工。含煤层23到42层,可采12到22层,厚1到3米,稳定。匹兹堡煤层面积5440平方公里,储量120亿吨,挥发分37%,灰分7%,硫分2.2%。年产量长期4亿吨以上,占美国一半,全球煤炭产量的10%左右。1750年就开始产煤,1918年达4.6亿吨,2007年3.51亿吨,到现在产量虽有波动,但仍是主要煤炭基地。​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这煤田是不是植物形成的?主流地质观点是肯定的,煤炭源于古代植物残骸,经过亿万年变质。阿巴拉契亚煤田主要成于石炭纪晚期,大概3亿年前。那时这片区域是热带沼泽,气候湿热,植物繁茂,蕨类、乔木覆盖率高,树干粗50厘米,高50米。植物死后残骸堆在沼泽,低氧环境,细菌分解成泥炭或腐泥。堆积多后,地壳运动埋深,高压高温脱水,碳增氧减,先成褐煤,再压成烟煤或无烟煤。6米褐煤压缩成0.3米烟煤。证据来自化石:煤层中常有植物化石,如蕨类、石松。碳同位素分析显示煤碳源自植物光合作用。石炭纪氧含量高35%以上,促进植物生长,但也易火灾,烧后残骸加速积累。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不过,形成不只植物堆积那么简单。地质条件关键:沉积盆地、湿润环境、适宜埋藏。阿巴拉契亚山脉奥陶纪形成,早于石炭纪2亿年,隆起和侵蚀让煤层浅。海陆交互相沉积,砂岩、泥岩、石灰岩夹煤层。不整合接触上下层,表明多次地壳变动。褶皱和断裂影响分布,北部平缓利于开采。气候变化也作用:石炭纪温暖湿润加速植物生长和分解,泥炭形成快。板块运动撕裂劳亚古陆,形成大西洋,影响区域地质。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开采历史长,开采条件优越。99%近水平煤层,顶板坚硬,瓦斯低,断层少。露天和地下各占一半,效率高。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后兴起,20世纪初成世界最大基地。围绕煤田建工业区,电力、钢铁、机械发达,推动美国工业化。匹兹堡等城市因煤崛起。但挖煤不是白捡钱,环境代价大。废渣废水污染土壤水源,重金属渗河,破坏生态。土地塌陷,坑洼影响农业居民。酸性排水黄泡沫,鱼类死亡。森林砍伐,覆盖率降,泥石流频发。地下水锈味重,心肺病率高。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到2025年,煤田产量渐降,2010年后跌至2亿吨以下。可再生能源兴起,风电太阳能取代部分煤电。环保法规严,表面开采毁山顶,碎石堆谷。社区转型,旧矿变博物馆,修复项目填坑种树,投放鱼苗恢复河。但遗留污染持久,平衡经济环境成难题。煤炭推动发展,却也提醒资源有限,需珍惜。阿巴拉契亚煤田见证地球历史,也反映人类与自然互动。​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想想看,这煤田从植物残骸变身能源巨头,过程漫长复杂。石炭纪森林繁盛,氧高促生长,却也易燃,火灾后残骸埋藏。地壳挤压亿年,成今日黑金。开采两百多年,支撑工业,却留生态疤痕。现在新能源时代,它地位摇晃,但教训深刻:资源用尽是时间问题,得找可持续路。人类依赖煤,却需反思怎么与地球共处,避免竭泽而渔。

煤层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世界超大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