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谁能想到,去年还排在192名的现代汽车,今年直接蹦到全球第33名,把丰田都甩在了身后?

《时代》杂志和Statista的联合榜单刚一公布,汽车圈就炸了锅。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要知道这榜单可不是靠花钱买排名,得过员工满意度、财务数据、ESG表现三道硬关。

韩国车企怎么突然这么能打?

把员工当资产不是口号

看榜单时最吃惊的不是销售额,而是现代汽车那低得离谱的离职率,0.39%,比韩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2%低了快10倍。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这哪儿是留员工,简直是留家人。

这事儿得从现代的"员工账本"说起。

他们每年花5000亿韩元搞技术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公司起薪就接近50万人民币,还送股票。

去年为了避免罢工,直接跟工会签了史上最大加薪协议,光奖金就发了近10万块,基本工资还涨了4.65%。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对比美国车企动辄罢工的劳资矛盾,现代这波操作算是把"共赢"玩明白了。

更关键的是福利接地气:托育支持解决带娃难题,弹性工作制度照顾家庭,医疗保障覆盖全家。

员工满意度79.4分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了人心,而人心才是技术创新的底气。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两年狂赚14万亿

光靠员工忠诚不够,得有真金白银的利润撑着。

现代这两年的财务数据简直像开了挂:2024年营收175万亿韩元,比2022年涨了23%,利润更是飙升45%,达到14.2万亿韩元。

这钱是怎么赚的?

答案是"燃油车稳底盘,新能源车抢增量"。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豪华品牌捷尼赛思占了销量的18%,拉高了整体利润,新能源车卖了135万辆,其中氢燃料电池车连续五年全球第一。

为了巩固优势,他们不光在中国有氢燃料工厂,还计划在韩国建新厂,专门供应氢动力汽车和卡车。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太聪明了!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燃油车保证当下赚钱,新能源车布局未来市场。

不像有些车企急着全面电动化,结果两边都没接住,现代这步棋走得又稳又准。

花钱做公益也是赚未来

可能有人会说,赚钱就行,搞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不是多此一举?

但现代用连续三年MSCI3A评级证明,责任和利润能双赢。

他们在环境上的投入很实在:蔚山和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已经全用可再生能源,还承诺2030年生产基地碳中和,2045年全产业链达标。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社会层面更不含糊,每年花1万亿韩元做公益,在50多个国家搞交通安全教育。

治理上也跟得上,董事会女性占比30%,还专门设了ESG监督委员会。

这些投入不是打水漂。

全球投资者现在就认ESG这块金字招牌,评级高了,融资成本低了,品牌形象也立住了。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现代高管说得实在:这比自己打广告管用多了,还能在产业转型里抢话语权。

结语

从本土车企到亚洲车王,现代汽车的159名跃升不是偶然。

它证明了三件事:把员工当伙伴,才能留住创新动力,新旧业务平衡,才能穿越转型周期,扛起社会责任,才能走得更远。

亚洲车王换了!韩国车企从全球192名飙到33名,员工奖金近10万?

现在全球汽车业都在抢电动化、智能化的门票,现代的故事告诉我们。

没有捷径可走,踏踏实实地把人、产品、责任这三件事做好,自然能拿到入场券。

至于它能不能坐稳亚洲第一的位置,咱们走着瞧,但至少现在,它给所有制造业企业立了个好榜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