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这次美国大选,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直新闻:美国大选的选情依然胶着,尤其是在“摇摆州”,每一方的优势都是在误差范围内,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有人说这是美国六十年来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无论是民调机构、选举研究机构还是市场做出的预测和反应都扑朔迷离,大选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越来越像猜字谜,或者抛硬币。选举人制度和政治极化,红蓝版图更加固定,这次选举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七个“摇摆州”,双方在“摇摆州”投入的金钱、资源和时间都是压倒性的,特朗普和哈里斯也将在“摇摆州”结束竞选拉票活动。


“摇摆州”或者“战场州”,成为美国政治,至少是选举政治的断裂段或者破碎地带,“摇摆州”可以说集中了美国政治几乎所有的复杂性,不同的议题在各个州有不同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堕胎、移民等议题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特朗普还是哈里斯都无法以一种鲜明的政策主张来赢得“摇摆州”,而是不得不对症下药,但往往会抓错了药。比如哈里斯的清洁能源主张可能不利于赢得宾夕法尼亚的选票,而特朗普关于堕胎的表态也可能得罪女性选民。在国际关系中的地缘政治理论似乎可以套用到美国选举政治地理中来,“摇摆州”的选民要遭受竞选广告的狂轰滥炸,作为选举政治的焦点,未必能够得到真正的政策红利,反因能够决定选举胜负,而陷入两党候选人的撕扯之中。


胶着的选情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美国处于一个周期转换的混沌阶段,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没有能力引领美国社会的发展潮流。“摇摆州”中的几万张,甚至是几千张选票就决定了大选的结果,拜登在2020年赢了700万张选民票,但是决定他是否当选的只是在“摇摆州”的那4.5万张票。在现有的选情之下,无论特朗普还是哈里斯,谁获胜,都无法声称自己是“全民总统”。


孙兴杰:这次美国大选,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直新闻:从美国政治社会的发展来看,您认为这次大选有什么特点?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当然是这次大选的焦点,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焦虑,尤其是美国的盟国也在准备迎接特朗普卷土重来的冲击。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谁胜选,美国或者世界已经经历过了大选结果的冲击,即便是特朗普胜选,他带来的冲击也不会如2016年那么大,而哈里斯胜选的话,至少在上任后的一段时间会延续拜登以及民主党的常规做法。换句话说,经过2016年和2020年的大选,美国已经给自己和世界进行了压力测试。


抛开选举结果来看,这次选举两党都有非常规的做法,一个是特朗普卷土重来,这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是比较罕见的,20世纪初期,西奥多·罗斯福在卸任之后,要再次竞选,自己组建了新党,而特朗普这次则是改造和控制了共和党,因此,不能低估特朗普的政治能量,在朝四年,在野四年,特朗普已经不是政治素人,而算是老手了,他改变了不少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二是哈里斯火线取代拜登,在9月份支持率一路上扬,到了10月份则是一路下滑,说明民主党的在任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美国媒体做了横向对比,发达经济体在最近一段时间的选举结果表明,选民希望改变,执政党失势变成了普遍现象,日本、英国、法国都是如此,在疫情结束之后,美国经济虽然比较强势,但是通胀让中下层感受到了生活压力,这次大选中,经济问题是选民最关注的议题,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被认为是有优势的。


除此之外需要关注的是,特朗普这样一个性格鲜明,且官司缠身的人为何还能活跃在美国总统选举的舞台上?我认为“特朗普主义”代表了美国政治社会的转向或者新的政治周期,如果特朗普本人没有那么多缺陷,或许选举不会这么胶着。美国《纽约时报》分析为什么这次民主党要击败特朗普这么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主党执政时期开启的诸多政策让美国走向了自己的背面,社会结构处于失衡的状态,在移民、性别、种族、清洁能源、医保等问题上走得太远了,而“特朗普主义”代表了美国保守主义的回归,尽管他有很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但他代表了美国社会中的一股思潮。即便哈里斯也在选举过程中偷偷接受了“特朗普主义”的很多主张,比如页岩油气开发。因此,特朗普无论胜败,“特朗普主义”从2016年大选之后,一直没有退场,这可能是这次大选一个没有得到关注的问题。



作者丨孙兴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