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为什么福建舰还不服役
1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拼速度的活儿。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美国最先进的福特号,电磁弹射试了多少年才敢说靠谱,咱们一上来就用,哪能不把每个细节抠到极致? 电磁弹射这玩意儿,看着就是条轨道,里头的门道能吓死人。强电、弱电、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得严丝合缝,差一毫米都可能出大问题。福建舰海试的时候,光是弹射小车就拉着不同重量的模拟机跑了上百次,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舰载机,每种工况都得测。不是不想快,是这东西一旦出岔子,轻则飞机掉海里,重则整个弹射系统报废,谁敢冒这险? 有人说美国航母服役快,那是没看人家的底子。福特号2017年就服役了,结果电磁弹射故障率比设计值高100多倍,直到2022年才勉强能用。咱们不搞这种“带病服役”,非要把所有问题解决在港口里,这才是对战斗力负责。 福建舰的动力系统也是个新课题。它用的是综合电力系统,把发动机功率先变成电能,再分配给推进、弹射、雷达这些设备。这技术比传统的机械传动先进一代,但协调起来特别复杂。就像家里同时开空调、烤箱、洗衣机,总闸不能跳,福建舰上的“总闸”要管几十兆瓦的功率,还得瞬间响应弹射时的用电高峰,这调试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舰载机的匹配问题。歼-35隐身舰载机、歼-15D电子战飞机,都是第一次上电磁弹射航母。每种飞机的挂载不同、起飞重量不同,弹射时的加速度就得精确控制。飞行员在模拟器上练得再好,真到舰上实弹弹射,还是得一点点摸索数据。这些数据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必须靠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积累,急不来。 雷达系统也得跟上。福建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比山东舰远一倍还多,能同时跟踪几百个目标。但这雷达一开机,全舰的电磁环境就变得特别复杂,得保证它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互不干扰。光是排除电磁兼容的干扰源,就够工程师们忙大半年的。 很多人没注意到,福建舰的舰体结构也是全新设计的。为了扛住电磁弹射的巨大冲击力,飞行甲板的钢材强度比山东舰提高了40%,焊接工艺也换了新的。这些新材料、新工艺,在陆地上测试得再好,到了海上经受过风浪、盐雾的考验后,还得重新检查强度。军方验收的时候,连一颗铆钉的疲劳寿命都得算清楚,这可不是走形式。 其实看看中国装备发展的规律就懂了,咱们从来不是为了赶工期而赶工期。山东舰从海试到服役用了一年半,期间光动力系统就进行了200多次启停试验。福建舰的新技术含量比山东舰高得多,花的时间自然更长。 现在网上总有人拿工期说事儿,其实他们不懂航母的建造逻辑。这东西不是手机,出厂前必须经过最严苛的测试。福建舰每多一次海试,就意味着未来实战中少一次掉链子的可能。等它真正服役那天,一定是带着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来的,到时候形成战斗力的速度,说不定比那些“匆匆上岗”的航母还快。 说到底,福建舰的“慢”,是为了以后的“快”。把所有技术障碍都扫清了,才能在未来的远海大洋上,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才是大国重器该有的样子。信源: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