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全红婵谈跳水和航天:我们都追求完美
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手记:“我们都很追求完美”
新华社记者刘祯、宋晨
“我们都在对抗地球引力。跳水是水花消失术,航天是误差消失术。”中国跳水队队员、奥运冠军全红婵日前在2025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上的回答,回响在记者耳畔。
“在跳台上的每一跳,都像一个小火箭发射,去创造完美的‘零水花轨道’。”全红婵说,“航天员的训练也有转圈、有眩晕,和我们练习的翻滚很像,我们都很追求完美。”
图为2025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上的特别对话环节。新华社记者刘祯 摄
体育精神和航天精神的同频共振,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汤洪波不禁想起在太空出舱维修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太阳翼的经历:“最适合的窗口时间只有20分钟,操作要求精准,分秒必争。”
唯有精益求精,方能成就卓越;唯有超越极限,才能抵达远方。
此刻,一代代航天人与体育人的梦想,交汇融合。中华民族矢志复兴的接力,铭记传承。
记者难忘,钱学森主题话剧征服现场观众,一句句台词引得热泪盈眶;国歌奏响会场,“东方红一号”“嫦娥六号”等航天影像激起豪情万丈,掌声经久不息;《玉盘·航天特别版》等航天科普文化作品及主宾国泰国的特色文艺节目《孔剧》,激荡超越科学与国界的艺术共鸣。
正如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张涛所说,“航天+文化、艺术、科普”的深度跨界融合,激发公众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图为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的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刘祯 摄
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公布;“月面多功能操作机器人暨移动充电站”“巴基斯坦月球车”等多个项目入选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发布,共开放天问三号探测器20千克质量资源……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活动期间,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彰显开放包容共享的中国文化。
火箭喷射出金黄色气焰脱离地面,运动员穿着宇航服站上跳水高台,人们手拉手在太空家园里欢歌起舞……一群中国少年亲手绘制并赠送国际友人的太空画作,传递出对未来的无尽畅想。
“空间站已经建成了,你也已经两次圆梦飞天,还有必要日复一日的训练吗?”有人这样问汤洪波。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航天员更要不断提升本领技能,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深更远。”
汤洪波的回答,无比坚定。记者不禁又想起全红婵的那句话:“我们都很追求完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