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竞选,真的是竞选“主席”,不是竞选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这两个岗位的权力边界和工作逻辑压根不是一个量级。一个是党机器的总指挥,管人、管钱、管战法、管提名、管话语权;另一个是行政首长,面对的是公权力、预算、民意的日常治理。很多人把这俩混在一起看,就容易走偏。

郑丽文,大家对她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字,猛。她的性格很直,泼辣,出手快,风格是“好动”“敢动”“隐忍式行动”,三股劲儿交织起来,跟绿营缠斗,她不怕硬碰。她说过一句话,很多人记得很牢,一只狮子带一群羊,羊也会变成狮子;一只羊带一群狮子,狮子都会变成羊。她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标识,背后戳的是国民党这些年的领导力短板。你就看吧,台面上的很多纠结,追根到底,不是人不行,是带队的人不敢、不会、不愿。她就要做那个狮子型的带头人。

国民党主席人选的考验

她是从民进党出来的。曾经站在绿营里,又因不满那一套,转身加入国民党。这个经历,给她天然的抗绿韧性。套路熟、路数清,她知道对方怎么出招,也知道怎么破。这类“从对岸回来的”,在政治实战里,是一股很特殊的力量。她这一路的表现,爆发力、煽动力、破坏力,大家都见过,现场吵起架来、不留情面的时候,反而把一群犹豫的支持者拎回来了。外窃亦守,家贼难防,熟悉的对手才更难缠。她的抗绿韧性,就在这里。

讲到军公教票源,别把标签当铁律。郑丽文也有军系渊源。她父亲郑铭文是军公教人员,她在眷村长大,军营宿舍区那套生活,她太熟。55岁,身高1.78米,气场在镜头里一站就立起来。很多人爱用“有魄力又不失柔和”来形容她,听着虚,其实是腿很长、话很硬、手不软,镜头语言和肢体风格都说明问题。军系群体看人,讲的是可靠、能抗压、敢扛事,这点上,她更容易被关注。民调数据也给了个侧证,她在黄复兴党部的支持率有23.5%,郝龙斌是22.5%,两者只差一个点。打破了一种习惯性想象,黄复兴不必然一边倒去保守派。

国民党主席人选的考验

这就到民调这件事了,有人说,国民党主席又不是全民投票,党员投票才是真正的票。没错,可民众民意是风向标。你看多份民调,郑丽文在党内支持率领先,党员民调有22.2%,网络民调更是冲到66%。和郝龙斌的差距在拉开。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这是党内气候的变化。党机器很大一部分是人组成的,人受氛围影响很强。基层党员、地方干部、支持者圈层,心里会有一条线,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主席,未来党会呈现什么样子。民调把这种期待呈现出来,它不直接决定票箱,但它能感染投票者的方向。想想,过去那种稳稳当当、慢慢腾腾的调子,大家厌了。如今更期待“狮子型领导”,把矛盾尖锐化,把战斗状态打开。这股子热度,本身就是一种动员力。

党内有数字在传,7月26日的罢免中,国民党拿下25比0,8月23日又是7比0。好看,好提气。但如果这就沾沾自喜,把危机感丢了,转身就会摔跟头。军公教群体也看得懂。把希望押在保守派上,是等着衰退。把希望押在敢打敢拼的人身上,是给改革留条路。在这层判断里,郑丽文的优势是实打实的。

国民党主席人选的考验

党主席是队伍的总教练,不是温和的会长。国民党这几年最大的病,是“胆怯”。面对绿营的快节奏出招,常常陷在程序里,反应慢半拍,还爱讲礼貌。狮子型领导,是把队伍的血性唤回来,用强势话语、清晰边界,把议题主导权夺回来。郑丽文那句“狮子带羊、羊带狮子”的话,不是喊口号,是她的工作方法。她擅长制造矛盾对位,把对手逼到选择题上,这个能力在党主席职位上,就是战法。

她曾在绿营,后转身加入蓝营。熟悉对手的打法,也清楚蓝营的脆弱。她不怕被贴标签。面对绿营的攻势,她敢接、敢反击,敢打到对方的痛点。对国民党来说,这是“刀法”的补课。长期被压制的群体需要一个不怕骂、不怕争的人站在前面,情绪要有出口,战线要有突破口。

她出身眷村,家庭是军公教背景,自然具备与这类群体沟通的通道。她的形象,一方面能在黄复兴这样的传统结构里获得注意,数据已经给出了对比,23.5%对22.5%;另一方面,她也能触达更年轻、更敢说话的网络受众,网络民调里66%的支持率,就是一个气氛指标。党内党员民调有22.2%,同样是领先。这种“线上线下双端动员”的能力,是选主席绕不过的硬指标。

国民党主席人选的考验

把郝龙斌的部分讲完整,父亲的军功,是他的光环;但现实政治里,对他真正的支持,不是看父辈,是看他自己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两次参选主席的败绩,已经说明军公教的支持更多停在礼貌上的点头,不是能冲刺的动员。他的气质偏守,面对绿营的强攻,很容易后脚跟转不动。近年他在党内话语权也弱了一些,很多时候,是被人推着出来。有人说他是朱立伦、赵少康的“提线木偶”,这话听着刺耳,但反映的是一种结构性事实,保守派的“老派色彩”太重,难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快节奏战场。国民党如果还是“羊带狮子”的路子,党内的火没法烧起来,外部的对位也打不深。

说开一点,党主席不是单纯的管理者。他要扛的,是整党的路线选择。这几年蓝营的路线,摇摆过、收缩过、纠结过。面对对手的强攻,很多时候只剩“避战”。这不行。国民党要活下去,必须有一条更清晰的战线。郑丽文的“狮子型领导”,正是在这条战线上给出明确姿态。她不怕被贴“强硬”的标签,她宁愿把争议甩向前方,逼对手出手。对于一个存在生存焦虑的政党,这种风格,反而是补药。

国民党主席人选的考验

国民党最近的胜利,有幸运成分。民进党内部思想混乱,自身无能,这些话在社交媒体里很热,也容易让人产生错误判断。别被“漂亮比分”迷了眼。25比0、7比0的数字固然好看,但队伍的根基没有变强,就会被下一波攻势打回原形。所以,选一个能重整队伍、能把战线推前的人,才是这场主席竞选的意义所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