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颠覆传统医疗之际,也是时代“弄潮儿”走上更大发展舞台的最好时机。
据了解,近日,讯飞医疗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患者等主体的广泛需要,提供疾病预警、早筛、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诊后与慢病管理的全流程医疗服务,目前公司有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医院服务、患者服务、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四大业务板块。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讯飞医疗也已展现出领跑势能:2021-2022年及2023年1-9月,讯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2亿元、4.72亿元及3.24亿元,其中2022年同比增长26.7%。
另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照2022年的收入规模,公司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中排名第一。
可以看出,AI医疗时代到来,使得讯飞医疗这类公司的发展价值持续凸显,加之公司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使其在风口真正“起飞”。
具体而言,AI已经是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对于提升医疗效率、优化成本结构、保证服务质量等,均有裨益。
正如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指出:“AI及大数据能使我们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使信息的不对称,让它相对对称一点,使老百姓对医疗服务、对健康的需求都能在各个层面得到满足,甚至可以使医患关系走向良性。”
这种形势下,相关市场也已经打开较大规模。根据共研网数据,2018-2022年,我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由人民币18亿元增至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1%,并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72亿元。
但从这样的增长曲线也可以看出,AI医疗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爆发之时,仍然存在诸多商业化难点,有待相关企业突破。
此前,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的主要进入壁垒包括行业认知壁垒、财务资源、跨学科人才留任及监管规定。这意味着相关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以应对技术研发、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挑战。
对此,讯飞医疗招股书中也有反映。数据显示,2021-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开支分别为9100万元、1.60亿元、1.2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4.3%、33.9%、39.7%;研发费用分别为1.60亿元、2.42亿元、1.9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9%、51.2%、60.3%。
这样的高投入下,技术成果也是较为显著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讯飞医疗的智医助理是全球首个且是唯一一个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的智能解决方案。
另外,根据中国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STI)的一项测试,公司专有的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专家级医学知识图谱问答、临床语言理解、医学文档生成、疾病诊断及治疗推荐、多轮医疗对话及多模态交互等六个维度医学场景中的自然语言处理(NLP)超越GPT。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投入之下,讯飞医疗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朗。招股书显示,2021-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讯飞医疗录得亏损分别为0.9亿元、2.09亿元和1.70亿元。
而从行业现状来看,加码投入仍是讯飞医疗需持续的动作。一方面,如前文所述,AI医疗还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正趋加剧,据了解,讯飞医疗所涉足的AI+医疗影像/诊疗器械、智慧医院领域,已有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东医疗、数坤科技、鹰瞳科技等企业在争先布局。
因此,本次讯飞医疗香港IPO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以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来看,立足风口之上,以研发为核心的长期主义,仍是指引讯飞医疗探索出可行商业模式的关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