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商务部长涉中国反制言论有何意味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5月21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华盛顿一场闭门会议上首次对外披露了中美关税交锋内幕。这位曾以“关税鹰派”自居的政客罕见松口承认:“中国在上个月关税的反制让美国承受了巨大痛苦……总统(特朗普)对此感到糟心。”2025年2月,卢特尼克还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气势汹汹地宣称“谁也无法阻止美国加税”,彼时的他,正主导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俨然一副“贸易战赢家”的姿态。
然而,中国的反制来得迅猛且精准。4月5日,中国商务部打出“七记重拳”,包括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暂停6家美企输华资质,以及稀土出口管制等。这些措施直击美国供应链的“七寸”:半导体行业库存周转率暴跌23%,科技企业单季损失超47亿美元,而稀土断供更让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巨头股价一日暴跌5%。卢特尼克的“甩锅表演”在5月21日达到高潮。据美媒报道,当被问及“为何政策反复”时,他竟当众自嘲:“请记住,我只是个部长,最终决定由总统作出。”
台下哄笑中,这句看似推诿的辩解,却成了美国战略失序的绝佳注脚。卢特尼克口中的“总统的糟心”,绝非空穴来风。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收缩0.3%,消费者价格指数中关税相关商品涨幅达5.8%。中西部农场主的大豆堆积成山,而美国超市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价格也在暴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替代品。
更让白宫焦虑的是盟友的“集体反水”。德国联合26个欧盟国家计划对950亿欧元美国产品加税,而日本悄悄恢复对华关键设备出口——这些曾被美国视为“后花园”的市场,正加速转向中国。连《纽约时报》都哀叹:“我们亲手把中国逼成了更强大的对手。”特朗普的“糟心”还藏在数字游戏里。尽管他对华关税一度加征至145%,但中国通过豁免部分关键产品(如微芯片)关税、开拓新兴市场,将贸易依存度从2018年的19%压降至12%。当美国消费者为印度掉色毛巾、越南漏电插头抱怨时,中国5G专利已占全球40%。
最终,美国选择主动与中国接触并暂停这场冲突。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暂时为这场混战按下暂停键:美国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同步下调反制关税至10%,双方保留10%“底线税率”并设立90天谈判窗口。卢特尼克称这是“必要的痛苦”,但现场观众的一句“是的”,戳破了他“消费者不受影响”的谎言。
回看这场博弈,中国的“以战止战”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精准打击,稀土断供威胁1000多个武器系统,而中国手握8000亿美元美债的“核选项”尚未动用;豁免关键产品留谈判余地,世贸诉讼抢占道义高地;与阿根廷签大豆协议、推动本币结算,构建“去美元化”生态;在半导体领域的一系列突破,让美国技术封锁反而成了“免费广告”。反观美国,加税政策导致通胀飙升至6.8%,中期选举前抗议活动超600场,共和党内部甚至因关税议案险些分裂。
正如耶鲁学者斯蒂芬·罗奇所言:“中国还有很多王牌,而美国已快打完子弹。”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关税数字,成为国运兴衰的缩影。中国用稀土、芯片、市场三大筹码,在美国的“恐惧清单”上写下了新规则——霸权逻辑失效的时代,合作而非胁迫,才是未来钥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