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放学路上,总要蹲在田埂边上掏半天。荠菜挖一兜,灰灰菜掐一把,回家往奶奶的竹筐里一倒,晚饭桌上准能多出一盘凉拌野菜。那会儿总嫌野果子酸,现在想起来,咱们吃进肚子的可都是宝啊!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春天的田埂是天然药柜** 春雨刚过,蒲公英顶着黄花钻出地皮。奶奶总说这是"下火菜",揪几片嫩叶焯水凉拌,苦中带着清香。马齿苋更是个宝,掐断茎秆能拉出黏丝,晒干了冬天煮水喝,肚子疼时比吃药还灵。最让我惦记的是榆钱饭——捋下榆树上一串串绿铜钱,拌上玉米面蒸熟,蘸着蒜泥能吃两大碗。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夏天的野果藏着甜药** 桑树果子熟透时,手指头都能染成紫红色。我们像猴儿似的蹿上树,边摘边吃,回家才发现舌头都紫了。后来才知道桑葚能补血,难怪那会儿撒欢跑半天都不累。“桑葚,性微寒。食之补五脏,耳目聪明,利关节,和经脉,通血气,益精神”。的作用呢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槐花开时更热闹,家家户户举着竹竿打槐花,蒸槐花、槐花饼的香味能飘满整个村子,现在想想那清甜里还带着安神的功效呢。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比如路边的紫色的小野果。味道微甜。一到放学就去路边找的摘,后来才知道他叫做龙葵。也有的地方把黑色的叫它黑悠悠,黄色的叫黄悠悠。我们还把它叫做野葡萄。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还有这种像喇叭一样的花。把他的花朵拿掉,根茎含在嘴里甜甜的。却不知他是一位名叫“地黄”的皇家贡品。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这种“白茅”你们吃过嘛,这可是小时候争先想吃的好东西,原来他也是一味中草药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现在的孩子捧着维生素软糖,我们当年嚼的是真正的"天然复合维生素"。倒不是说野菜野果比现代营养品好,只是那种跟着季节找吃食的乐趣,混着泥土气的草木香,是钢筋森林里长不出来的鲜活记忆。


难怪小时候那么抗造,原来我们不小心吃下了半个本草纲目!

前些天带着小侄女挖荠菜,她蹲在地头惊呼:"原来饺子馅是土里长出来的!"这话听得我又心酸又好笑。建议家长们周末不妨带孩子去郊区转转,教他们认认车前草、折耳根,既能让孩子们知道食物最本真的模样,又能给城市生活添点草木清香。最后问问大家:你小时候常吃的野菜野果,现在还能叫出名字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