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二战后就当了老大,经济军事实力甩别人几条街。可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快得飞起,按购买力平价算,早就超过美国了。这让美国人坐不住了,总觉得自己的霸主地位晃荡了。

从2018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搞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声称要保护本土产业,减少贸易逆差。起初他们信心满满,觉得这能逼中国让步,顺便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谁知道,这关税一加,美国消费者先遭罪了。

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因关税多掏好几百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多花一千多刀。企业也乱套了,供应链断了,成本涨了,好多公司只好涨价转嫁给老百姓。

专家: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换了几届政府,关税政策还是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特朗普那时候加到25%,拜登接手后也没全撤,现在特朗普二进宫,又把关税提到更高。中国出口没崩,反而转向其他市场,像东南亚、欧洲。

美国的进口商从中国买东西贵了,就从越南、墨西哥转,但这些地方的生产成本也跟着涨,美国通胀压力更大。

美联储的数据显示,贸易战让美国GDP增长少了好几个百分点,就业也没像预想的那样大增。制造业回流?确实有点,但远没达到目标,好多工厂建在墨西哥边境,雇的还是低成本劳动力。

专家: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美国想卡中国脖子,从2018年起禁售先进芯片,针对华为、中兴这些企业。华盛顿那边下令,限制出口许可,美企不能随便卖给中国。兰德公司那些智库当初吹得天花乱坠,说这样能遏制中国科技崛起。

实际呢?美国半导体公司先哭了,丢了好多订单,收入下滑。英特尔、AMD这些巨头,股价跌了,员工裁员。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法案,砸钱补贴本土生产,但盟国不买账,日本韩国觉得这是抢饭碗。

我国加速自研,华为的麒麟芯片越做越好,2023年就突破了部分瓶颈。现在中国在5G、AI上没落后,还领先了电动车电池技术。比亚迪这些企业,出口量翻倍,美国加100%关税,结果中国车卖到欧洲、拉美,美国消费者买不起便宜电动车,油车还得继续烧钱。

专家: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地缘上,美国想在南海、东海挑事儿,派军舰巡航,卖武器给台湾。2019年起,美国加大对台军售,F-16战机、导弹啥的都卖了。目的是围堵中国,维护所谓印太战略。结果中国海军实力上来了,辽宁舰、山东舰巡航常态化,美国的航母编队来一次,中国就回应一次。

南海那些岛礁,中国建得稳稳的,美国的盟友菲律宾、越南也没全听美国的,经济上还得靠中国。2024年,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AUKUS,卖核潜艇给澳方,本想震慑中国,谁知澳洲内部闹腾,成本超支,交付延期。

现在澳洲经济受中美摩擦影响,出口铁矿石少了,损失不小。

专家: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美国从2022年起,支持乌克兰,切断俄罗斯能源出口,本想借此打压中俄合作,顺带断了中国“一带一路”的陆上通道。华盛顿算盘打得响,一箭三雕:欧洲依赖美国能源,美国军火商赚翻,俄罗斯和中国都受伤。

实际俄罗斯转向亚洲卖油气,中国买得便宜,能源成本低了。欧洲气价飙升,德国法国工厂关门,经济衰退。美国卖的液化气贵得要死,欧洲老百姓冬天取暖都费劲。2023年数据,欧盟GDP负增长,美国也没好到哪儿去,军援花了上千亿,国内基建钱不够用。

俄罗斯没崩,我国“一带一路”转而加强海上丝路,连接更多国家。

专家: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美国还想在全球围堵中国企业,华为被打压,美国拉着五眼联盟禁5G设备。结果华为在非洲、中东市场更大了,2024年营收还涨了。中国其他企业像TikTok,也被美国盯上,2020年起逼迫出售,闹了好几年法庭。

最终TikTok在美国活下来了,用户没少,美国年轻人还照刷。打压比亚迪电动车,加关税,结果中国车企在印尼建厂,出口到美国周边,绕过了点壁垒。

美国本土车企像通用、福特,电动化慢了,市场份额丢了。

参考资料

赵穗生: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界面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