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举行大阅兵。从目前情况来看,韩国总统李在明已经拒绝了中方的邀请,中方已经没必要给他留座。7月18日,韩联社报道,韩国执政阵营称李在明可能会缺席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至于韩国派谁前往北京出席相关活动,韩国执政阵营提议由国会议长禹元植代李在明出席。之所以这样决定,韩国执政阵营表示这是基于韩美同盟等因素,李在明这时出席中国阅兵似乎不太合适。大家注意“基于韩美同盟等因素”9个字,这就是李在明拒绝出席中国九三阅兵的原因,他害怕特朗普政府。
韩联社还报道称,韩国执政阵营预计很快发布总统访华特使团的名单。韩国执政阵营一名匿名人士表示,总统室也很清楚相关情况,已经制定了李在明缺席中方阅兵的方案。当天,韩国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则表示,禹元植是否访华出席活动则由他本人来决定。
有人疑问,李在明拿韩美关系密切来拒绝中方邀请,特朗普会答应吗?要知道中美正在进行关税谈判。据报道,中方早在7月2日就通过外交渠道向韩方发出邀请,但李在明迟迟不愿表态,结果他思考了16天后才最终表态。要知道自李在明上台后,中方已经向韩方释放了善意,希望他能为中韩关系的改善贡献力量。
然而,李在明上台近两个月后,他逐渐暴露了真正面目。当地时间7月2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下称“贸易委”)召开发布会,正式决定对来自中国和日本的进口热轧钢板,以及从中国进口单模光纤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按照韩国贸易委的决定,针对进口热轧钢板征收28.16%至33.57%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针对中国产单模光纤征收43.35%的临时反倾销税。要知道这已经是李在明上台后,韩国对中国第二次征收反倾销税。
当地时间6月26日,韩国贸易委就认为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厚板存在倾销行为,对韩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于是决定征收21.62%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时间。换句话来说,韩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两次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
李在明究竟想干嘛?早在竞选期间,李在明就多次表示尹锡悦政府是导致中韩关系恶化的罪魁祸首,如果自己当选总统后将推行“实用外交”,追求韩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尽全力改善跟中国的关系。
5月26日,在韩国大选的关键时刻,李在明再次详细向韩国民众宣布自己当选后的外交政策。李在明表示,虽然韩美同盟仍然是韩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但也会积极修复与中国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李在明将自己的外交政策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其中有很大的篇幅来描述与中国的关系。李在明认为如果忽视了中国,这是韩国无法接受的,因为中国是韩国重要的伙伴,更是对朝鲜半岛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
仅从双方经贸来看,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科技、贸易实力提升,尤其尹锡悦上台后对中韩关系的破坏,2023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首次转为逆差。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24年1到9月中韩贸易额为2400.4亿美元,同比增加4.5%。其中,中国进口额1320.2亿美元,同比增加11.9%,而出口额1080.1亿美元,同比下降3.2%。
要知道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从2003年到2018年的16年时间里更为突出。其中,除了2008年外,中国都位列“韩方贸易顺差最大的主要贸易对象”首位。
《韩国经济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坦言,韩国之所以对中国出口下滑严重,主要源于出口过于集中在半导体和显示器等少数产品,而这两个方面受到美国贸易形势和贸易政策影响最大。
笔者认为韩国政府还是想多了,尤其美国持续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制裁和发动关税战,企图阻止中国半导体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这让中国必须加强自我创新的力度,这使得韩国的高科技产品已经不是中国的必需品。
在李在明看来,正是尹锡悦政府的错误外交政策导致出现这样的恶果,因此需要更加“稳定管理”中韩关系。按照李在明的小算盘,“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从目前来看,李在明如果继续这样做,他是无法达成目标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初的中国。
如果我们回顾30多年来的中韩关系,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始终处于矛盾状态,对中国是忽远忽近,左右横跳。如果站在韩国的角度来看,韩国这种左右横跳的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大国博弈夹缝中小国的无奈。
现在中方主动邀请李在明出席阅兵,韩国政府却始终不给出明确消息,而且还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这是不利于改善中韩关系的。要知道6月4日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后,中方在当天下午就发去了贺电。
中方在贺电中指出,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中方还专门提醒李在明,中韩建交33年来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有积极贡献。现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中方言外之意很明确,在现在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中韩双方应该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尤其是李在明政府应该充分吸取尹锡悦时期的教训。当然,至于李在明最终是否出席9月3日阅兵,韩国政府还要等待特朗普的态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