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和廖运周都是国民党干将,两人又长期是上下级关系,因此来往很是亲密,黄百韬甚至曾经调侃黄和廖“穿一条裤子”。然而,谁都没想到,在解放战争时期,黄维居然和廖运周翻了脸,甚至闹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廖运周是黄维的“小学弟”,两人同是黄埔军校出身,又一起参加过大革命,不过由于所属部队不同,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一直到抗战时,两人才因为武汉会战有了交集。当时廖运周还是个小团长,而黄已经是主力军的军长了,两人本是各自为战,但后来因为战局有变,两人被迫联合抗敌,并且很快打出了一些名头。
黄维由此对廖运周生出了一些好感,于是主动向廖抛出了橄榄枝,廖也积极回应着,一来二去,相谈甚欢的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黄维甚至在1938年亲自给蒋介石写信,请求将廖运周调到自己的麾下供职。蒋介石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批准了这一申请,廖运周由此摇身一变,从一个杂牌军的小将领升级为嫡系部队的旅长,名望和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至抗战结束后,廖已经凭借战功升迁为师长,解放战争爆发后,他更是被任命为军长,所部归黄维兵团节制。淮海战役时,杜聿明集团在徐州被包围,蒋介石立即命令黄维率军赶去增援、解围,谁料黄维在行军途中不断遭到解放军截击,可谓是寸步难行,后来,解放军又派兵抄了黄维的后路,对其形成了半包围的姿态。
彼时黄维的前、后、左均有解放军,唯有右边还处于空虚状态,幕僚随即建议他立即向右突围,与附近的国民党军合兵一处,稳住阵脚之后再继续向徐州挺进,否则必然兵败。但黄维却一意孤行,坚持要继续向北,解放军随即抓住他的这个战略失误,迅速派兵封住了他右边的退路,将他包围在了淮河和徐州之间。
彼时黄维手下有十余万人,装备精良,如果集中力量向外突围,解放军一定是挡不住的。而黄维也确实有突围的想法,并且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廖运周。廖运周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一定会撕开解放军的防线,为大部队打开缺口。黄维为此感激涕零,为了确保廖运周作战顺利,他调集了大量军用物资援助廖的部队,甚至还将为数不多的坦克部队交给廖指挥。
然而,令黄维大跌眼镜的是,廖运周在拿到了武器装备之后,居然直接起义加入解放军了,并且很快调转枪口反过来打黄维,这让黄维始料未及,他只得仓促下令部队防御,但国民党军此时已经丧失了斗志,因此很快便在解放军的打击之下走向覆灭,十余万人全部被歼灭。黄维本想坐坦克逃走,谁料在半路上坦克抛锚了,他最后的希望也随即破灭,他干脆走出坦克,坐在路边的田埂上等着命运的裁决。
黄维其实想过自杀,但又因为畏惧迟迟下不了手,最终被解放军俘虏,关进了功德林。在此期间,黄维认真的复盘了整场战斗,他认为如果不是廖运周起义,那么自己一定可以突围成功,不至于成为解放军的阶下囚,因此对廖运周愈加憎恨。其实,廖运周并非是临时起意想要投靠红色阵营,他本身就是共产党员,他早先是参加过南昌首义的,后来在安徽做兵运工作,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重新回到了国民党军中,上级首长干脆将错就错,让他在敌营中潜伏下来。
解放战争时期,廖运周一直在和党组织秘密联系,给党组织传递机密情报。淮海战役期间,黄维每做一次战略部署,廖运周便将具体方案连夜传给解放军,解放军由此对黄维的动向一清二楚,围歼黄所部是迟早的事情。
建国后,廖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又在全国政协中担任要职,巧合的是,黄维在得到特赦之后,也在全国政协工作,两人兜兜转转十几年,又在一个单位当了“同志”。不过黄维一直没有消除对廖运周的成见,开会时碰上仍一脸气愤,也不愿和他交谈,虽然后来在众人的劝解下,黄维与廖运周“讲和”,但两人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那种亲密的状态了。1989年,黄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85岁,台湾方面得知这个消息后,还专门给黄维办了一场追悼会,以表达对他的尊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