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五一”假期3.14亿人次出游:振奋人心,提升潜力

2025年“五一”假期落下帷幕,各地旅游数据喜人。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8.3%。

观澜亭|“五一”假期3.14亿人次出游:振奋人心,提升潜力

全国各地的情况同样振奋人心:北京‌接待游客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上海‌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旅游交易总金额为201.1亿元,同比增长10.20%;宾旅馆客房出租率为73%,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湖北‌接待游客178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61%;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75.46%,同比增长7.12%‌。江苏‌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5.62%;旅游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增长14.79%‌。广东‌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旅游收入295.0亿元,同比增长20.3%‌。

“五一”游客爆满,在当前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背景下,意义不言而喻。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等等。

今年“五一”全国各地游客爆满,可以看到我国扩内需的潜力巨大,如何进一步释放潜力,提高旅游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旅游消费意愿强烈,呼唤更灵活的休假机制。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调整,我国一年的假期总天数主要由‌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构成,已经达到117天,再加上这些年各单位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比较有力,休假时间已经比较可观。但人口多是一个基本国情,集中休假,依然容易扎堆。

旅游休假也有一个抓住“关键少数”的问题。一家人出游,老人和孩子要想出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是“关键带动者”,方便他们的休假,是实现阖家出游的关键点。

今年“五一”假期,有些消费者选择延长假期或“请4休11”拼假,游玩周期拉长,中高端品质消费增势稳健,这是一种新尝试。

实现科学休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早在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鼓励“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

10年来,全国各地就每周2.5天假期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

据了解,国内已经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等10多个省份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2.5天休假模式。

观澜亭|“五一”假期3.14亿人次出游:振奋人心,提升潜力

旅游消费场景日益丰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永无止境。

“五一”期间,游客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各地都尽最大努力完善服务水平。比如,湖北恩施宣恩县这个常住人口10万人的小城,3天迎来65万游客,大幅增长的游客数量考验着县城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其中4名游客临时订不到酒店,被安排住进文旅局长王菊芳的家里;“网红城市”重庆荣昌区“五一”假期间共接待游客2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03%,为满足游客需求,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使用8040斤大米蒸了1150盘米饭,猪肉、鸭肉、鹅肉等各种肉类用了2万余斤。

游客扎堆当然带了一个限流和自我预警的问题。据光明网报道,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现景区拥堵问题,天梯排队三小时拍摄不到两分钟,晚上排队七八个小时才下山,上千名游客深夜滞留山上大喊退票。

笔者假期期间,也到一些热门景区转了转,发现这些景区大多不限流,不限流就容易造成人员拥挤,排队耗时也比较严重,即使主观上想提升服务质量,但客观上往往难以实现,还有一些景区上厕所也是“老大难”问题。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游客们的出行体验,景区应在旅游高峰来临前,更加全面地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发布景区人流量等信息,以方便游客们提前做好出行计划,减少扎堆拥挤。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