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发布消息,台风 “韦帕”“范斯高”“竹节草” 及西南季风等综合影响,致使菲律宾受灾人口超 627 万。这场灾难,让菲律宾陷入困境,也将其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暴露无遗。
此次灾害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截至 7 月 28 日早 6 时,已有 31 人死亡、7 人失踪。农业方面,损失超 7.9 亿比索,折合成人民币约 9900 万元;基础设施受损更为严重,超过 65 亿比索,大约是 8.1 亿元人民币。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全国范围内,192 个市镇无奈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大量房屋被洪水淹没,许多居民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300 万人家里水电供应中断,医院人满为患,感染痢疾和登革热的患者不断增加,医疗资源极度紧张。气象部门还预警,季风低压系统持续存在,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约 200 万灾民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
在菲律宾急需帮助时,那些所谓的 “盟友” 却表现得相当冷漠。美国,这个菲律宾在外交上紧密跟随的国家,仅仅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拿出了 1380 万比索,这笔钱对于受灾严重的菲律宾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日本则以 “国内重建优先” 为由,直接拒绝提供物资支援。澳大利亚承诺的净水设备,因 “军事用途” 的说法在海关受阻,无法及时送到灾民手中。
这些平日里在政治和军事合作上与菲律宾互动频繁的国家,在真正需要他们伸出援手的时候,却选择了退缩,让菲律宾民众大失所望。
回顾中国过去对菲律宾的援助,可谓是尽心尽力。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总额超过 2100 万美元。2013 年,台风 “海燕” 侵袭菲律宾后,中国在短短 24 小时内,就迅速提供了 200 万美元现金以及 1 万吨大米,及时缓解了当地的危机。
2021 年,台风 “雷伊” 来袭,中国也毫不迟疑地送去了 4725 吨大米和价值 800 万比索的食品包,帮助菲律宾民众渡过难关。
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此次菲律宾受灾,中国的态度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中国外交部只是发布了领事提醒,中国红十字会并未开展专项募捐活动,中国驻菲律宾使馆的社交媒体账号也保持沉默,没有了以往积极援助的行动。
菲律宾在外交上一直试图依靠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不惜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产生摩擦。菲律宾允许美军扩建 9 个军事基地,还在今年 7 月与加拿大、法国签署军事协议,允许外国军舰停靠苏比克湾。
可这种 “亲美” 行为,在灾难来临时并没有给菲律宾带来实际的好处。美国此次提供的 1.63 亿美元援助,相较于中国十年对菲援助,占比不到 8%,而且还附加了 “强化南海监测” 等政治条件。
日本提供的 5 艘巡逻艇闲置在军港,价值 2.3 亿美元的 “雷达系统” 因没电无法正常使用,这些原本用于提升菲律宾军事能力的装备,在自然灾害面前毫无用处。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挑衅行为,严重影响了中菲关系。今年 3 月,菲律宾联合美军在南海进行巡航;在 7 月灾情严峻之时,菲律宾一边与加拿大、法国签署军事协议,一边指控中国在仁爱礁存在 “侵权” 行为。
此外,菲律宾还多次出现 “援助即背叛” 的情况。2016 年,菲律宾接受了中国的救灾物资后,却转头推进南海仲裁案;2020 年,中国提供的新冠疫苗刚抵达,菲律宾第二天就在黄岩岛开展 “执法行动”。
这种一边接受援助,一边损害中国利益的做法,极大地消耗了中国对菲律宾的信任。有内部评估显示,高达 85% 的中国民众反对再对菲律宾进行援助,认为菲律宾没有珍惜中国的善意,反而将其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还与美国一同抹黑中国。
马科斯(资料图)
如今,菲律宾灾民还在艰难地等待救援,而其 “盟友” 的集体沉默,让菲律宾的处境愈发艰难。这场灾难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国际政治的现实与残酷。
菲律宾若不及时调整外交策略,继续盲目地在外交上选边站,未来可能会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中国此次的 “冷处理”,并非是无情,而是在向菲律宾表明,信任是相互的,要想获得他人的帮助,首先应当尊重并珍惜他人的善意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