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是美俄长期对抗和欧洲安全失衡的体现。冷战后,西方推进自由主义议程,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最终导致冲突爆发。美欧应承担自身责任,摒弃对抗性政策。俄乌要走向和平,需满足四个外部条件:美俄妥协、俄欧谅解、国际和平运动兴起、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其中美俄妥协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欧洲则应反思北约东扩和追随美国的后果,加强战略自主,避免在地区安全格局中被边缘化。

专家:俄乌走向和平需满足四个条件

作者:王玮,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已经造成巨大的人道主义伤害,国际社会普遍希望看到冲突降级,尽快恢复和平。2025年初,局势一度出现缓和,让全世界看到解决冲突与建立和平的希望。然而,这场冲突是美俄长期竞争的系统缩影,也是欧洲与俄罗斯安全关系长期失衡的真实写照。如果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继续回避自身在冲突演变中的责任,漠视对抗性外交政策的危害,那么,建立持久和平注定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

回顾冷战后三十年历史,美西方持续推进自由主义国际议程,毫不讳言要建立“自由主义帝国”。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引领下,美国试图全面改造冷战对手,推动其实现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使之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

总的来说,冷战后东西方关系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往势均力敌的对抗,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倒性胜利”。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在许多国家扶持亲西方的政治力量,希望借此推动这些国家向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演进,从而巩固自身的全球主导地位。不过,“9·11事件”后,美国新保守主义者掌握了话语权,对外政策发生激进转向。美国开始在中东地区增加军事存在,推行以颠覆当地政权为目标的“民主改革计划”。在前苏联地区,美国不断煽动“颜色革命”,极大破坏当地政治平衡。

专家:俄乌走向和平需满足四个条件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就俄罗斯而言,得益于21世纪初的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俄罗斯经济处境有所改观后,出现了“恢复自信”的政治诉求,于是开始重塑地区影响力。冷战期间,美苏为了争夺影响力,在广阔的第三世界展开全面竞争。在中东欧主战场,美苏更是进行了令人窒息的长期对抗。冷战后,西方影响不断扩散并穿透前苏联边界。对俄罗斯而言,随着外围缓冲带不断消失,其面临的地缘风险挑战日趋严重。而地区大国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0年7月,乌克兰通过《内政外交政策原则法》,立法放弃加入北约,从法律上巩固了国家的不结盟地位。但仅仅过了四年,2014年12月,乌克兰废除“原则法”,重新确定加入北约的政策方向。随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国内进程不断提速。2021年5月,美国政府明确表示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俄罗斯不断交涉,并通过军事演习传递政治信号。但是,俄罗斯这种“吸引别人注意的举动”不仅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还受到轻视。此时,拜登政府急于修复传统盟友关系,需要对外展示强硬姿态。 于是,“刺激-反馈”的敌意螺旋就此形成,并不断相互激化。最终,为维护“战略信誉”,俄罗斯于2022年初发起了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俄乌冲突很快升级成为整个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不宣而战”,或者说是美国在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拜登政府时期,美国主流媒体把俄乌冲突完全归咎于俄罗斯。这种撇清自身干系的叙事方式,掩盖不了美国和北约扮演的真实角色。俄乌冲突自爆发至今已有三年半之久,这不仅是直接当事方战斗意志使然的结果,也是外部势力介入过深导致的结果。

专家:俄乌走向和平需满足四个条件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场充满仇恨的人道主义悲剧必须尽快结束,和平必须尽快建立。但是,俄乌两国存在明显实力差距,且双方缺乏信任基础,停火与和平很难从直接当事方内部产生。因此,要实现停火、恢复和平,必须从外部先创造条件,消除阻碍和平的外部因素。

理论上,在俄乌地区实现和平,至少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外部条件。第一,美俄之间达成妥协;第二,俄欧之间形成谅解;第三,国际和平运动兴起;第四,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前两个条件能否满足,主要取决于冲突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这将会是冲突各方在物质层面角力的结果。后两个条件要想满足,则需要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参与,消除冲突各方的“敌意螺旋”,维护国际社会共同价值。

上述条件中,美俄之间形成妥协是第一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迄今为止,两国已进行密集接触,情况虽有反复但总体还在推进。

与之相比,欧洲却依旧痴迷于“以实力谋和平”,希望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欧洲各国必须反思两个问题:第一,北约东扩二十多年后欧洲更安全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如今欧洲多国军费激增,如果安全环境得到改善,军费开支本应下降;反之,只有当安全环境恶化了,才需要增加军事开支。第二,追随美国推行对抗性政策是否为自己赢得了稳定与回报?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当前,美国在乌克兰危机的部分议题上已有绕开欧洲、直接与俄罗斯或乌克兰进行战略沟通的苗头。在这样的局势下,欧洲更应主动作为,谋求以自身利益为导向的战略空间,避免未来自身反被排除在本地区安全格局之外。

专家:俄乌走向和平需满足四个条件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高进安

编辑:张钊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直达往期精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