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大事!今日要闻! 事发于11月21日晚上20点前,刚刚发生的最新消息! 1.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热闹开幕啦! 这次大会以“虚实无界 智享未来”为主题,把全球VR领域的顶尖专家都聚到了一块儿,展示了AI和VR在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实际应用。他们还发布了《虚拟现实产业白皮书》和年度技术路线图,而且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作为永久会址首次启用,这个占地5万平方米的展区以后会长期开放,专门用来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感觉未来可期呢! 2.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刚刚拉开帷幕,设置了“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六大专题展区,吸引了500多家企业来参展。公众可以亲自体验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AI质检实时演示等互动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G+远程操控”展台,它模拟了矿山机械的跨区域精准控制,生动展现了5G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不仅展示了实际成果,还让大家看到了未来的巨大潜力。 3. 上海交大的张万斌教授最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全靠他在手性催化领域的突破性研究。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绿色不对称合成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青蒿素、紫杉醇等药物的规模化生产中,让生产成本降低了30%以上。而且,这项技术还解决了手性药物杂质控制的难题,帮助我国的创新药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真是个大好消息! 4. 华为在2025年11月21日发布了一项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能把GPU、NPU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30%-40%大幅提升到70%。它通过软件创新,实现了对英伟达、昇腾以及其他第三方算力的统一管理,屏蔽了硬件差异,从而让AI训练和推理效率更高。这项技术不光提升了性能,还让资源调度更灵活,听起来就很有前景。 5. 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今日召开,发布了年度十大科普热词,比如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等等。同时,他们还推出了《钱学森归国70周年纪念文集》,系统梳理了他的系统工程思想对航天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启示。同期举办的科普作品展也很精彩,展出了200多件互动展品,包括长征火箭模型和基因编辑实验模拟装置,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6. 上海国际艺术书展已经热闹开幕了,这次吸引了20个国家的200多家机构参展,设置了“古籍修复”“数字艺术”“先锋设计”等主题区。展品包括珍本《永乐大典》的数字化成果和AI生成艺术装置,配套活动还有古生物化石拓印工作坊、跨文化对谈和艺术家签售会。首日观众就突破了1.2万人次,现场气氛超级热烈! 7. 第二届中国美食嘉年华暨中斯才艺展演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办,展示了川菜、粤菜等八大菜系的特色美食,还结合了剪纸、皮影戏、民乐演奏等非遗表演。现场设有烹饪教学区,米其林厨师亲自演示宫保鸡丁等经典菜式,不仅让当地民众大饱口福,还促进了中斯两国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真是个多彩的活动。 8. 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刚刚启幕,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发布了续航超800公里的新款车型,其中固态电池技术特别亮眼,充电10分钟就能行驶400公里。展会上还举办了专业论坛,探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路径,以及汽车电子供应链对接会,促成的意向合作金额超过50亿元,展现了行业的活力。 9.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交流会在济南热闹登场,全国300多种地标产品参展,比如五常大米、烟台苹果、宁夏枸杞等。通过直播带货和产销签约等形式,活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首日成交额就破了亿元。其中“832平台”专场销售了贫困地区农产品3000多万元,惠及2万多农户,实实在在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10. 上游新闻品牌生态大会宣布用AI技术升级内容生产流程,推出了“新闻数字人”主播和智能选题系统,能在热点事件发生后5分钟内生成初稿。而且,通过“AI+人工”双审核机制,错误率降到了0.1%以下,这推动了媒体向“智慧传播”3.0时代转型,让新闻生产更高效、更可靠。 11. 中国红十字会表彰了全国99个城乡社区和99所学校,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表彰它们在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服务等领域的突出贡献。举个例子,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实现了AED设备全覆盖,培训的持证救护员超过居民总数的10%,这些努力大大提升了社区的应急能力。 12. 2025全球计算十大创新成就刚刚发布,包括中国团队研发的E级超算系统、类脑芯片商业化应用等,标志着全球计算正式进入ZFLOPS时代。其中,中科院“曙光”超算实现了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为气候模拟、基因测序等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了强大支撑,推动了科技前沿的快速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