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印度总理莫迪接到了普京的电话,对于日前在克什米尔发生的恐袭事件,普京罕见地变了态度,表示会坚决支持印度的反恐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乌冲突进行了三年后,俄印关系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节点,印度成功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将俄罗斯这架战车跟自己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和印度是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及合作伙伴,然而这番表态,是否预示着中俄之间在国际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呢?

专家:莫迪和印军“各怀鬼胎”

2025年俄罗斯要办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即将在两天后举办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也就是胜利日阅兵仪式。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虽然最近两年印度和俄罗斯在经济领域走得很近,但在军事方面,印度是受制于美国的,这种敏感的场合,印度自然不方便出面。

莫迪是一名长袖善舞的政治家,这几年游走于中美俄之间,隐约被他捕捉到一条成熟且平衡的路线,三方都不得罪,但又能左右逢源,为印度谋取最大利益。虽然莫迪无力解决印度的社会文化、宗教矛盾等问题,但在外交和发展经济方面,他显然有过人之处。

这次印巴危机爆发的时间节点非常敏感,一方面俄乌冲突还没有见分晓,美国和俄罗斯的谈判也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外交上缺少外援的俄罗斯急需找到中国以外的势力来扩宽他们对外的渠道,比如朝鲜,又比如印度。

专家:莫迪和印军“各怀鬼胎”

不过相比俄乌局势,印度次大陆如今的局势更加微妙一些。巴基斯坦过去曾经是苏联的小弟,也曾经给美国人“打过工”,跟中国交恶,但现在成了中国的“最铁”的合作伙伴。

印度虽然表面上属于美国阵营,但是这几年在莫迪的运筹帷幄下,印度开始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外交上更讲究自主性,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言归正传,目前印巴之间的主要矛盾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大,双方利益的冲突点在于水资源,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围绕水资源的问题,双方其实都是相对克制的,那么什么样的因素可以打破这种平衡,让印度主动出击,甚至不惜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呢?

专家:莫迪和印军“各怀鬼胎”

分析人士认为,俄印之间的合作,谋求的是南亚的地缘政治利益,那么南亚这个地方,到底为何变得重要呢?说起来核心利益还是跟中美有关。

众所周知,美国现在的头等大事是要促成制造业回流,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总产能占全球的45%,美国想要做成这件大事,是不可能跳过中国的。

虽然难度很大,但长远来看,美国是肯定要让制造业回流的,但如今美国对上中国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双方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专家:莫迪和印军“各怀鬼胎”

这个默契,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出了端倪。中国已经在进行产业调整,减少低端制造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考虑到人工成本等因素,美国也不可能在低端制造业方面花费太多精力,所以和中国在经济领域开战后,美国需要另一个低成本的地区来进行产业转移,他们瞄准了南亚。

印度方面的态度非常有意思,他们在有意模仿当年德国的路线,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不过自主性更强一些。经济领域,印度同时跟中美俄合作,尤其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现在印度变得特别谨慎,在这个基本环境下,俄罗斯的站队,似乎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俄罗斯这次对印度的声援,其实有其特殊之处,那就是普京并没有劝和的意愿,这一点上和美国的步调是一致的,言下之意都是支持印度去打巴基斯坦。

专家:莫迪和印军“各怀鬼胎”

但是印度敢动手吗?恐怕未必。

首先我们看看在俄罗斯的优先级顺序中,中国肯定是远在印度之上的,今年俄罗斯曾多次表态,要跟中国发展更具有深层次、战略性意义的合作关系。

其次,俄罗斯如今的经济中心全面倾倒向亚太,而无论是上合组织还是金砖组织,中国都有最高的话语权,普京此番高调介入印巴局势,其实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想要染指南亚,而是借此机会跟中国进行高度的战略捆绑。

专家:莫迪和印军“各怀鬼胎”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中国的态度。此前中国多次对美国强硬表态,不介意跟美国打任何形式的战争,包括代理人战争。而在南亚,这里有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其战略价值不亚于南海,对于中国来说,一个稳定的南亚局势,才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