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总有人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哪有什么国家秘密可泄露

但是这种想法却是大错特错。

或许某一天当你在商场扫码租用共享充电宝的时候。

这个巴掌大的小玩意儿就能够变成刺向国家安全的“暗箭”...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危险的共享充电宝

手机快没电时找共享充电宝应急太常见了,商场、饭馆、地铁站几乎都有整齐的充电柜,可你没想过,这个被无数人拿在手里的小东西,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隐私泄露风险

当你把手机插上充电时,这个共享充电宝可能就会在3秒内和手机建立连接,10 分钟就能把你手机里的照片、通讯录、聊天记录全部拷贝下来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就是个普通上班族,既不掌握国家机密,也没有巨额财富,我的手机里能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 但事实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前不久,国安部通报过一个案例:某央企的员工出差时,在酒店大堂租了个共享充电宝,结果公司 87 份核心涉密图纸全被传了出去一个投入数亿的重点项目就这样被境外势力完整获取。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这可不是个例,现在全国有 7.55 亿人在用共享充电宝,平均每个人一年要用到 12 次,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自然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对你来说,手机里可能只是几张家人的照片、几条工作群的聊天记录,或者是网购留下的收货地址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但这些信息一旦被整合起来,就能被分析出你的职业、收入水平、生活规律,甚至是常去的地点。

如果你的工作涉及一些敏感领域,哪怕只是偶尔在聊天中提到相关内容,都可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更关键的是,大家用共享充电宝时,往往处于 “电量焦虑” 状态,手机只剩 1% 的电,扫码、插线,弹出 “是否信任此设备” 的提示,这时候谁还有心思仔细琢磨?

大多数人都是直接点 “信任”,可这一点,就可能给信息泄露打开了方便之门。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而被做了手脚的共享充电宝,从外表看和普通的究竟有什么区别?

充电宝里的“猫腻”?

虽然被“修改”过的芯片外表上看起了和普通的没什么普别,但里面的硬件可就大相径庭了。

不法分子会在充电宝内部加装一个微型芯片,这个芯片比指甲盖还小,藏在电池和外壳之间,不拆开的话根本发现不了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这些被改造的充电宝里,还预装了恶意程序,这些程序会伪装成系统文件,在充电的时候悄悄进入你的手机。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就算你拔了充电宝,这些程序也能在后台继续运行。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手机突然变得很耗电,半天就从满电掉到关机,或者频繁弹出莫名其妙的广告 —— 这时候,它可能正在把你手机里的信息实时传输到境外的服务器。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为什么这些手段能屡屡得手?因为他们摸透了人们的心理。

就像一个人渴得不行的时候,有人递过来一瓶水,大多数人不会先去检查这瓶水有没有问题。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手机快没电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 “赶紧充上电” 上,根本不会去想这个充电宝是不是安全。

后果很严重

可能有人觉得:“就算信息被偷了,大不了就是隐私泄露,还能有什么大问题?” 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危害可能比你想的要严重得多。

如果你的手机里存着工作相关的内容,比如项目资料、客户信息、内部沟通记录,这些信息被窃取后,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更可怕的是,这些恶意程序还能远程控制你的手机,它们可以悄悄打开你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记录你的一举一动。

你在家和家人的谈话,在办公室和同事的讨论,都可能被实时监听,有技术人员做过实验,就算拔掉了充电宝,手机仍然会在后台录音,每隔几分钟就把录音传出去一次。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学会这几招,降低风险

虽然存在风险,但也不用过于恐慌,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大大降低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在选择共享充电宝时,要尽量选正规品牌,那些放在路边小摊、没有任何标识的充电宝,风险会高很多。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最好选择在商场、大型超市等正规场所投放的,而且是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这些品牌对设备的管理会更严格,被动手脚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使用时要注意权限设置,当手机弹出 “是否信任此设备”“是否允许 USB 调试” 等提示时,一定要谨慎。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如果只是为了充电,完全没有必要授予这些权限,直接点 “拒绝” 就行,就像你借别人充电器,没必要把家门钥匙也交给对方一样。

拿到充电宝后,可以先做个简单检查,摇一摇,听听里面有没有异响,如果有零件晃动的声音,可能是被拆开过,最好不要用。

再看看充电接口,正规的接口通常只有两个金属片,如果有多余的针脚或者小孔,很可能藏着猫腻,这种也不要用。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手机状态,如果发现手机突然发烫、耗电速度明显加快,或者出现卡顿、频繁弹窗等异常情况,要赶紧拔掉充电宝。

用完后最好用安全软件给手机做个全面扫描,看看有没有恶意程序,如果发现异常,严重的话可以恢复出厂设置,彻底清除可能存在的风险。

又一间谍案破获!国安部曝光,7.55亿人在用,私密照视频被窃取

另外,自己准备一个私人充电宝也是个好办法,平时出门前把电充满,这样就能减少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次数,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如果发现可疑情况,比如某个共享充电宝总是要求授予奇怪的权限,或者用完后手机出现明显异常,可以拨打 12339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

小结

手机没电确实会让人着急,但比起信息泄露带来的麻烦,多花点时间找个安全的充电方式,是非常值得的。

保护好自己的手机信息,不仅是为了自己的隐私安全,也是在为国家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信息安全意识,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无机可乘。

参考文献

国安部曝光:境外间谍在共享充电宝内加装芯片,充电时窃取通讯录、照片视频等数据,断开连接仍能运行——2025-07-30 08:54·平安湘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