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情感,都是相互的。
人和房子,也是如此:“人养屋,屋养人!”
把房子养护好了,房子反过来就会保护主人,促进主人的事业和家庭的发展。
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够养护好房子呢?
《朱子家训》开头第一句话,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不管农村,还是城里,干净的房子,最养人,风水最好。
01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对风水地理,有很多的研究。
他还写了很多诗文,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
比如:“龙楼宝殿势难攀,此处名为太祖山;若祖端方孙必贵,亦需剥换看波拦。”说的是坟墓的选择方法。
有一次,刘伯温走了很远的路,口渴了,就向路边的一户农家讨水喝。
农家女主人,给了刘伯温一瓢水,在水中放了一些谷壳。
好端端的一瓢水,却飘着谷壳,这不是为难人吗?刘伯温很不满。
农家正好要盖新房子,女主人就让刘伯温看看,用哪一块地为好。
刘伯温带着不满的情绪,随意指了一块地。
过了几年,刘伯温再去农家,发现这家人欣欣向荣,很是奇怪。
刘伯温和农家女主人,闲聊了一会,提起了当年的那一瓢水。
女主人说:“哦,我看你当时赶路急,怕你一口气喝太多凉水,就放了谷壳,让你尽量慢慢喝。”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伯温顿悟,这家的富贵,不是因为地理好,而是——人心干净。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诸弟须留心洒扫进退之礼。”
一家人,保持一颗朴素的心,看谁都顺眼,做啥都顺心,万一有误会,彼此信任,及时化解。
一家人,对外人不动歪心,而是单纯地帮助。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一家人,心灵干净,就会手脚干净,做事踏踏实实的。做什么都容易成功。
《了凡四训》中说:“一切的福田,离不开方寸之地。”
这方寸之地,就是心灵之间,心宽一尺,家旺一丈,人旺一生。
我们说一个反面的例子:晋代的石崇,在地方做官,贪了很多钱,也盖了大房子。
他的房子很干净,就是如厕都要更换干净的衣服,有女仆伺候。
他还和国舅比财富,带着美妾绿珠,到处参加活动,炫耀美貌。
最终,绿珠被人强娶不成,坠楼了;石崇被赵王伦亲信孙秀诬杀。
一个人的钱财,来路不干净;一个人的心里,有欲望,攀比,炫耀,还贪色。家里的房子再好,哪有什么用处呢?房子好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常常把人心,清扫干净,把杂念扔出去;带着上信任,真诚,善意,礼貌......家人都如此,房子自然养人。
02
在我居住的小区,邻里之间多半是陌生的。
一些邻居,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占据楼道,堆放东西,引起了他人的不满,争吵就来了。
去年秋天,地方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借机会,举行一次“洁美家庭”评选。若是选上了,有一千奖金。
小区的王阿姨,平时最喜欢占楼道。当她听说“洁美家庭”有奖金之后,立马行动起来,把楼道从五楼,清扫到了一楼。
王阿姨还和邻居打招呼,别乱丢东西。还说:“每天傍晚七点,我都会去散步,也可以顺便给大家扔垃圾。”
王阿姨一反常态,让大家怪不好意思。当然也积极配合。
王阿姨也把自家,清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一个月之后,王阿姨被评上了“洁美家庭”,拿到了奖金。同时,王阿姨被小区聘为卫生监督员,一个月有两百块务工补贴。
在王阿姨变好的同时,大家发现了更好的变化。
第一,一栋楼里,邻里关系好了很多,大家上下楼都方便了,没有人要侧着身子,捂住鼻子了。
第二,王阿姨的女婿,也常常来家吃饭。原来,女婿是不上门的,嫌弃邋遢。
第二,王阿姨和丈夫的感情也好了不少。丈夫也常常帮助王阿姨清扫。
第四,王阿姨的儿子,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因为王阿姨在小区做了好事,邻居刘叔,让其儿子到公司做司机,月薪不低。这让王阿姨非常骄傲。
《菜根谭》中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原来,保持家里家外的干净,会让一个人迅速变得有气质,会让一家人活得舒服,还可以把一个小地方的人变得其乐融融,形成好环境。
什么是风水?不仅仅是依山傍水,还是守望相助。人文环境,比山水环境更重要。也是古人说的,地利不如人和。
什么是风水轮流转?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很好。需要我们常常清扫,邋遢变干净,风水转过来。
物体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是不要等物体来保佑自己,而是自己主动去爱护物体。
我们对物体付出的爱,又会回到家人身上。
03
作家威·赫兹里特说过:“没有偏见和习惯的帮助,我甚至无法从房间的这边走到那边。”
形成房子的好风水,需要一家人行动起来,习惯自然成。
与人打交道,传递友好,信任,不在心里存怨恨,打击报复,不算计。
家人之间,多感恩,做人做事,问心无愧。
住在任何地方,定期整理房子里的东西,保持屋外的整洁,给邻居做榜样。
干净的人有财气,干净的家有福气。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