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人:特朗普关税战找错对手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你有没有想过,一场打了六年的关税战,最后却像一场拳击——出拳的人累了,被打的人没倒,观众反倒看不懂了。
最近,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两组关键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达到21.7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期中美贸易额却下降了9.9%,第二季度甚至下降了20.8%。
表面看是“对美贸易缩水”,但背后是“全球市场开枝散叶”。这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特朗普,你到底赢了什么?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对手
让我们回到2018年。彼时的特朗普,带着“让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口号,悍然对中国发起关税战。当时,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21.8%,顺差占GDP的2.3%。怎么看都是“打中要害”。
但六年后的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4%,顺差占比降至1.87%。而对东盟、拉美、非洲市场的出口则持续上升。
通俗讲,特朗普本以为打中了中国的膝盖,其实只是踩到了人家早就准备好的一只鞋子。
中国的应对:不是退让,是再布局
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中国没有跟着硬怼,而是做了件很“东方智慧”的事——战略迂回,产业再平衡。
• 贸易布局调整: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显著提升;
• 稀土出口限制:命中美国高科技产业链软肋;
• 高端制造升级:国产C919客机已经完成商业运营,发动机也在逐步国产化。
一句话,美国要“卡脖子”,中国则选择“自己造个脖子”。特朗普的出口禁令,本想是“断供杀招”,没想到反成“催化剂”。
越抗压越清醒,越强硬越独立
再看谈判桌上的局势——
• 越南,对美出口占GDP近30%,面对特朗普,几乎没有谈判空间;
• 英国和巴西,一个默默签协议,一个则在记者会上说“我们不靠你美国也能活”。
反观中国,不仅及时反制,更在一个月后的日内瓦会谈中,和美方“互降115%关税”达成阶段和解。这不是退让,而是以稳为攻。
可以说,特朗普误判了中国的结构性能力,也误解了关税作为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
这场仗,美国真的输了吗?
美国输了吗?其实也未必。
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美国本土制造业投资,也推动了部分供应链“近岸转移”。
但问题在于:
• 全球分工的惯性太强,想断也断不干净;
• 通胀副作用极大,结果是:物价涨了,选票也没涨;
• 盟友配合度不高,连日本都在谈判中“拖字诀”。
最终,美国商界受伤,盟友观望,特朗普政绩寥寥。用摩根大通的话说,这是“用战斧导弹砸蚊子,还没砸着”。
从胜负到深层逻辑:谁在写结局?
中美关税战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谁赢了关税”,而在于谁在重构未来的全球秩序。是继续用单边主义收缩防线?还是走向区域多元共赢?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美国失去了全球主导权的“话语垄断”,中国建立了更为分散的战略依赖网络。
这不是一场关税战争,而是一场话语权的再分配。
现在你再看回特朗普当年的那句话——“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容易赢”。
七年后,你还觉得这是场“容易赢的仗”吗?
或者说,这场仗赢了又能怎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