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公园“交易舞”:舞步藏铜臭,付费成潜规则引热议
206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公园的空地上,悠扬的舞曲伴随着轻快的脚步响起,这本是城市里一道闲适的风景线。然而,在部分公园的角落,广场舞、交谊舞的队伍中,一种被称为“交易舞”的现象悄然兴起——大爷花钱请大妈跳舞,钱不到位便“碰都不能碰”,金钱成了舞步之间的隐形规则,引发不少争议。
在一些开放的公园舞场,交谊舞本是老年人娱乐健身、拓展社交的方式。但不知从何时起,这里的规则渐渐变了味。据常去公园的市民透露,部分中年大妈固定在舞场“接单”,跳一支曲子收费5到10元不等,若想跳一上午,打包价格在50到100元。更有人直言,“付费”成了相处的前提:没交钱时,大爷想牵个手、搭个肩都会被避开;付了钱,大妈才会配合舞步,摆出亲昵的舞姿。
这种“明码标价”的舞蹈模式,让不少人感到不适。有游客表示,原本轻松的舞蹈氛围变得像“交易市场”,大爷们的目的不再单纯是跳舞,大妈们也像是在“打工”,少了几分真诚的交流。一位路过的阿姨无奈地说:“以前大家凑在一起跳舞,图的是开心热闹,现在总提钱,感觉变味了。”
支持者则有不同看法。参与其中的一位大爷认为,花钱跳舞是“你情我愿”,自己退休后孤单,花钱请人陪跳既能解闷,又能活动身体,“总比闷在家里强”。而收费的大妈也有说辞:“我们每天打扮得整整齐齐来跳舞,也是花了时间和精力的,收点钱不算过分,至少能补贴点交通费、化妆品钱。”
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各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只要不涉及低俗行为,成年人之间的自愿交易无可厚非,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陪伴服务”。但也有观点指出,公园是公共空间,过度商业化可能破坏公共资源的公益性,甚至可能滋生纠纷——比如因收费标准、服务内容产生矛盾,或是引发家庭误会。更有人担忧,若“交易舞”演变成低俗交易,会污染公园环境,影响市容风气。
目前,多数公园管理方对此采取“不鼓励、不禁止”的态度,只要不违反公共秩序或涉及违法活动,便不会过多干预。但随着争议发酵,已有公园开始加强巡逻,提醒市民文明娱乐,避免在公共场合出现过度商业化或不适当的行为。
公园一角的“交易舞”,看似是老年人的娱乐选择,实则折射出部分群体的社交需求与现实困境。如何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维护公共空间的和谐与纯粹,或许是这场争议背后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