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重要的盟友国家,未来或将变天?
日前卢卡申科做出重大表态,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呢?
日前,白俄罗斯总统官网刊发卢卡申科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的专访文章。
在采访时,卢卡申科明确表示,自己无意参加新一届总统选举。
对于外界关于卢卡申科儿子尼古拉接班的传言,卢卡申科明确予以否定。
他表示,自己并不打算让儿子接班,而是希望白俄罗斯能够在未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执政31年之后,卢卡申科为何突然宣布不再连任?
自1994首次当选以来,他不仅是白俄罗斯历史上唯一的总统,而且在这一长时间的执政中,白俄罗斯的政治生态和外交格局基本上都是由他一手塑造的。
2025年3月,他在明斯克宣誓就职,开启了第七个五年任期。
如今做出这一决定,既有现实考量: 2030 年卸任时他已经 75 岁了,身体状况可能难以支撑高强度工作;
更源于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思考:经历了白俄罗斯国内外复杂的局势后,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白俄罗斯的长期发展方向。
而这一切,都与白俄罗斯特殊的地缘位置紧密相关。
东边是俄罗斯,西边直面北约,北边与立陶宛相邻,南边则是战乱中的乌克兰 ,白俄罗斯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卢卡申科心里清楚,如果走错一步,国家可能陷入和乌克兰一样的泥潭。
也正因如此,尽管他一直受到来自北约的压力,
但卢卡申科仍坚持向普京靠拢,尤其是在军事和能源领域。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的东扩不断推进,尤其是白俄罗斯周边国家陆续加入北约,使得白俄罗斯成了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
因此,卢卡申科的外交政策始终围绕着如何在维护与俄罗斯紧密关系的同时,确保白俄罗斯的独立性和安全。
在普京的支持下,白俄罗斯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来应对北约的威胁。
俄罗斯不仅提供了重要的能源资源,还在军事上给予了白俄罗斯巨大的支持。
就比如部署具有威慑力的导弹。
在他积极推动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下,好大哥送来了武器。
日前,卢卡申科公开承认:部署俄罗斯“榛树”导弹系统的首批发射阵地已经开始建设。
这无疑为白俄罗斯增添了面对威胁的底气。
军事之外,白俄罗斯也在积极拓展生存空间。
在普京的推动下成功加入了上合组织。
卢卡申科会上明确表示:“所有程序已完成,白俄罗斯已成为第十个成员国。”
这一步跨越意义非常重大。
标志着白俄罗斯从传统地缘边缘国家,直接融入到了 “全球南方” 的制度框架之中。
上合组织倡导的互信、互利、不干涉内政,恰好避开了西方价值体系的裹挟,正适合白俄罗斯的战略需求。
而这一进程,也为中白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事实上,在卢卡申科执政期间,白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早已不断深化。
白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早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但随着合作的逐步加深,双方的关系已经扩展到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
卢卡申科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与中国的关系,他强调:“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就像一家人。”
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13个字,却道尽了两国情谊的深厚。
中国不仅是白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还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与白俄罗斯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白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不仅获得了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转移方面获得了支持。
通过这些合作,白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上受益,还在国际政治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卢卡申科提到,自己的小儿子尼古拉曾在中国读书,这一细节反映了两国关系的亲密程度。
卢卡申科通过此举表明,白俄罗斯与中国的友谊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合作,也延伸到个人层面的深厚感情。
这种人文交流为两国关系增添了更多的信任和友谊。
尽管白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愈加密切,但卢卡申科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白俄罗斯在对待俄罗斯关系上有所保留。
相反,他表示:“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不代表我们要防备俄罗斯,而是要为白俄罗斯争取更多的外交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俄罗斯是盟友,中国是朋友。
在他看来,白俄罗斯可以在中俄之间维持“双边互不替代”的对等关系。
对俄,依靠安全;对中,深耕合作。
因为卢卡申科深知,白俄罗斯不能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国家,而是要发展与多个大国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至此白俄罗斯在经济、军事上都有了保障。
尽管白俄罗斯的未来充满挑战,但卢卡申科通过他的政策布局和外交策略,为白俄罗斯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与俄罗斯的深度合作,还是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都将为白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明白:是时候退让了,让新的血液带领白俄罗斯继续前进。
所以挂断普京电话后,他可能不会参与下一次总统选举。
接下来,谁将接过接力棒?
白俄罗斯又将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续写生存之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