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颗曾经耀眼的 “明星” 却急速坠落,引发了市场的轩然大波,这便是普利制药。当证监会的重磅罚单落下,普利制药的命运瞬间被改写,其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令人唏嘘不已,同时也敲响了诚信经营的警钟。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往昔,去探寻普利制药曾经的辉煌。1992 年,在海南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热土上,华海化工厂长陈保华邀请妻子的妹妹范敏华出山,执掌普利制药的帅印。彼时 31 岁的范敏华,恰似一把锋利的宝剑,在浙江医药管理局积累了丰富的才干与人脉,正待在新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在她掌舵的 30 多年岁月里,普利制药如同一个茁壮成长的巨人,影响力从海南一隅逐渐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医药市场拓展。​

普利制药堪称医药行业的先锋,率先在针剂领域展开全球布局,其国际化的步伐坚实有力。在国内医保针剂市场,它更是独占鳌头,如同威风凛凛的王者,占据了 80% 以上的市场份额。2017 年,对于普利制药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如同振翅高飞的雄鹰,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此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令同行们望尘莫及。2018 年,总营收以 92.07% 的惊人增速一路狂飙;2019 年,依旧保持着 52.28% 的高增长率,持续上扬;即便在 2020 年,市场环境略显低迷,其营业收入仍顽强地增长了 25.1%。同年,普利制药与浙江大学携手合作,就像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推进新药和技术开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 年,它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了技术研发的边界。​

医药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研发和人才的依赖程度极高。范敏华深谙此道,在追求营收增长的同时,毫不吝啬地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投入巨资。公司当时拥有约 1200 名员工,其中近 4 成投身于研发岗位,他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为公司的创新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公司用于研发的专项款项近 2.3 亿元,同比增长近 20%,这一投入如同源源不断的清泉,滋养着公司的创新之花。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公司斩获了 100 多项专利,其研发的 8 款儿童药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与浙江大学及国家纳米中心的合作项目也被纳入国家 “十四五” 专项。在这些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公司股价如同乘坐了火箭一般,从 11.49 元 / 股的发行价一路扶摇直上,飙升至历史最高点 55.86 元 / 股。仅仅 4 年时间,公司市值便从 14.03 亿元增长至 242 亿元,足足膨胀了 16 倍之多。董事长范敏华和同为控股人的丈夫,凭借着接近 40% 的持股比例,一跃成为海南省首富,尽享荣耀与风光,彼时的普利制药在行业内可谓如日中天。​

然而,在这看似辉煌的表象之下,一颗危险的 “暗雷” 却悄然埋下。普利制药自 2004 年起,便立志按照国际标准打造一系列高端生产线,这无疑是一项宏伟的计划,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公司不得不踏上不断融资的道路。2017 年,公司成功募集到 3.5 亿元资金,如同为远航的巨轮补充了一批燃料;2020 年,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又顺利融资 5.4 亿元;2021 年,借助可转债的方式,再度获得 8.5 亿元资金。截至 2023 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国际高端生产线上的建设总投入已高达 14 亿元。​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但现实却给了普利制药沉重的一击,公司的业绩并未如预期般持续增长,反而陷入了困境,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从 2021 年开始,公司整体营收逐渐下滑,2023 年更是遭遇滑铁卢,总营收仅为 12.88 亿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差成绩。国际板块业务同样表现不佳,营收约 1.5 亿元,同比下滑 48.5%,占比仅为 11%。业绩的下滑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直接的便是偿债压力的陡然增大。截至 2024 年 9 月,普利制药总债务超过 27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55%。到了 2025 年 1 月,公司账面资金仅剩下可怜的 3 亿,而此时却面临着 8 亿元债务即将到期,公司如同一个即将干涸的水池,无力偿还债务。​

令人费解的是,在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下,普利制药却依旧向市场交出了看似漂亮的财务年报。原来,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巨大的财务亏空竟是靠公司高层的 “集体造假” 来掩盖。当时的总会计师,如同一个心怀不轨的造假者,负责伪造销售业务单,虚增营收。普利制药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不堪,使用多个系统处理财务数据,本应唯一真实的财务数据却出现了多个不同版本,而监事会负责人对此却选择了沉默,仿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同样,不同系统上的成品药销售数据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而掌管公司成品药销售业务的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却也未采取任何措施加以纠正。种种迹象表明,普利制药的财务问题绝非核算疏忽,而是为了掩盖真相蓄意为之。​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但谎言终究无法长久,巨额的财务赤字岂是几张伪造的报表就能填平的。随着造假事件的不断发酵,普利制药的危机逐渐浮出水面。范敏华夫妻两人如同惊弓之鸟,从 2023 年开始,便迫不及待地套现离场,机构投资方也纷纷见状撤场,如同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鸟兽。今年,证监会的《处罚告知书》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轰然落下。普利制药随即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 “*ST 普利”,有的证券机构更是将其主体信用下调至 BBB+。截至 2 月 6 日收盘,*ST 普利股价仅为 2.37 元 / 股,市值与巅峰时期相比,已经蒸发了 200 多亿,曾经的明星股如今沦为了 3.6 万持股股民的噩梦,他们的财富如同泡沫一般迅速消散。​

普利制药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市场规则,触碰了退市红线。多位涉事高管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时任董事长被处以 500 万罚款,并被禁止进入市场 10 年;副董事罚款 400 万,禁入市场 8 年;其他相关人员也分别被处以 150 万 - 120 万不等的罚款。曾经的一代龙头企业,就此黯然退市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近年来,医药行业中像普利制药这样违法乱纪的上市公司并非个例,A 股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公司也出自该领域。2025 年,创业板上市规则做出调整,对财务造假公司加大了惩罚力度,如同挥舞着正义的宝剑,坚决清理这些 “害群之马”,力求还股市一片清朗天空。但即便如此,上市公司造假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如同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不断在违法的边缘试探。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3 月 31 日,金融证券研究专家吴晓求发出呼吁:“不能让投资者承担企业埋‘雷’风险,财务造假要罚到他牢底坐穿。”​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诚信始终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普利制药的兴衰史,就像一部生动的教材,警示着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位从业者,只有坚守诚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

“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