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文物“稳稳”传承!山西文物防震保护的创新探索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如何让这些历经沧桑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稳稳”传承,现代科技又该如何助力保护工作?作为文物大省和震灾重省,山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需定供 技术装备精准匹配

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大悲殿修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和岁月侵蚀,大悲殿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值约20cm。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告诉记者,不均匀沉降对古建筑文物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更会导致构件拔榫、梁架歪闪等结构破坏,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甚至会引起建筑倒塌。

地基不均匀沉降由何引起?坐落在市区的古建筑是否会受到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环境振动影响?为推动重点文物抗震保护工作,山西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共同制定《太原崇善寺抗震保护工作方案》。在大悲殿及周边布设由52个节点地震仪组成的短周期密集台阵,开展地下浅部的精细化三维结构探测;布设5条地质雷达测线、2条多功能电法测线,结合密集台阵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地下30米内的地层结构特征,识别是否存在不均匀地质体。

山西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董康义告诉记者,中国地震局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近年来服务领域不断向能源安全、海洋经济、精密制造,文物保护等拓展。利用结构台阵进行文物所在场地地下结构探测,在山西省内是首次尝试,目前国内推广应用还较少。未来还将根据探测结果,综合分析大悲殿及周边所在场地的地震动分布特征,研究大悲殿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损伤机制;并在太原地铁1号线运行后,增加环境振动监测设施,监测分析地铁运行造成的振动对大悲殿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文物部门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

针对不同的文物防震需求,地震部门坚持分类施策,通过不同装备和技术实现“私人定制”。据介绍,为防范越界开采等问题,山西省地震局在大同云冈石窟周边布设5套短周期地震计,结合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实时记录石窟周边振动情况,获取强干扰源,如施工、爆破和超标振动等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精准识别风险隐患,提升文物所在区振动监测预警能力。

主动对接 贡献专业人才力量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展出的230件(套)文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首次系统呈现约4000年前的陶寺文明。山西这个文物大省再度汇聚世人目光。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崇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黄土塬上,1958年被发现,正式科学发掘始于1978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经过46年考古发掘,规模庞大的城址、气势不凡的宫殿类基址,以及大型墓地等先后被发现,沉睡千年的地下都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些古建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结构是否牢固?文物的发掘和展示过程中该如何做好保护?2023年11月,山西省地震局成立“山西省文物古建筑的地震灾害风险防御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省古建筑研究院3名专业人员加入,为发挥地震科技对文物保护的作用提供组织保障。

类似以文物遗址为研究对象的案例还有很多,为了更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2023年12月,山西省地震局推荐多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入到省文物抗震保护专家库,开展历史重特大地震文物破坏、历代修缮技术及措施等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重点不可移动文物及展藏文物抗震保护措施。

同时,不定期召集山西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山西矿山地震监测研究中心和山西地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研究讨论地震科技对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可行性,进一步夯实文物抗震保护工作基础,为加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协同推进 优化完善工作机制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为53875余处,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以及石窟寺总数多达28027处。山西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容易受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侵蚀伤害。有史料记载以来,山西境内共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1次,如何有效规避地震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成为山西文物保护工作避不开的话题。

2023年7月,山西省地震局与山西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文物与古建筑结构振动监测、陈列与馆藏文物地震安全、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博物馆等重要文博设施选址和相关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等事项,加强双方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合作,着力提升地震科技对文物保护的支撑与服务能力。

2023年底,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应当加强与文物主管部门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利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协助文物主管部门定期分析研判自然灾害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协同推进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预警预防及处置工作。

信息共享、协同推进,为文物防震保护提供了思路。在对全省重点古建筑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面,文物、地震等多部门联合组成专家组,研究制定文物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技术规范,为推进古建筑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重大结构灾害险情排除等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在健全地震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方面,董康义透露,山西省地震局下一步将在文物考古工作现场、重点古建筑、文博场馆等单位,布设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推进地震预警联动信息化,加强地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为震后及时采取避险疏散措施、保护考古工作现场以及展藏珍贵文物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新华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