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军备竞赛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个梦幻般的时代。
美苏为了取得军备优势,不断针对性的研发出一种又一种新型武器,很多冷战时代创造的纪录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打破。
而在冷战时代研发的所有武器中,沙皇炸弹应当有自己的位置。
这是人类历史上制造过的威力最为巨大的核武器,是名副其实的核弹之王。
美苏军备竞赛是冷战的高峰,而这其中核军备竞赛又占据了绝对核心的位置,而沙皇炸弹就是这场疯狂竞赛最后的产物。
沙皇炸弹是一枚热核武器也就是氢弹,其苏联官方型号为RDS-220,代号伊凡,这也是沙皇炸弹这一别名的由来。
这种氢弹历史上总共制造过2枚,试爆过1枚,还剩下1枚存世。
能被称为沙皇炸弹不仅是因为代号是伊凡,更重要的是该弹的爆炸当量是一个人类想都不敢想的数字,RDS-220的设计当量是1亿吨。
1亿吨是什么概念,苏联将其制造出来之后居然找不到能够引爆的地方,因为没有人知道1亿吨当量的氢弹爆炸会对整个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了展示这种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苏联最终决定将试爆当量砍半到5000万吨,即便如此这仍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爆炸物。
经过一番勘察后,苏联最终决定选定在1961年10月30日于北冰洋新地岛引爆这枚核弹。
新地岛远离人类居住区,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在这里引爆核弹能够将不良附加影响控制到最小。
为了检验核弹的实战效果,苏联并没有选择更加稳妥的地面引爆,而是利用一架图-95战略轰炸机空投核弹,并在离地4200米的高度引爆核弹,这正好是最能发挥核弹杀伤能力的引爆方式,即近地空爆。
当然这种做法也会伴随一些风险,比如核弹载机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飞到安全距离外被爆炸波及发生坠机,但对苏联人来说,这些隐患都不值一提,引爆沙皇炸弹本就是一种荣耀。
苏联官方详细记录了这一次爆炸的实际结果和造成的影响,核弹在空中被引爆后,产生的火球直径长达4600米,甚至比引爆核弹的高度还要长,就连核弹载机都差一点被火球波及。
由于火球的体积太过庞大,以至于在距离爆心1000公里外都能看得到。
巨大的火球很快变成了一朵高度和宽度都十分惊人的蘑菇云,其高度达到60000米,宽度接近40000米,是人类创造过的最大的蘑菇云。
爆炸火球和蘑菇云尺寸是核弹威力的一种标准参考。
而沙皇炸弹实际的杀伤力是其光热辐射能让170公里外没有遮蔽物的人体受三级灼伤,爆炸闪光将造成220公里内所有目睹了爆炸的人出现白内障和失明。
虽然新地岛已经足够远,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震动仍然直接影响到了挪威境内,一些房屋的玻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更夸张的是,由于爆炸后的强风压力太大,引发的大气扰动现象总共环绕了3次地球,甚至让整个亚欧大陆都南移了7毫米。
沙皇炸弹的巨大爆炸威力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拿在广岛爆炸的“小男孩”原子弹相比,沙皇炸弹的爆炸威力堪比3333枚“小男孩”原子弹。
这样一看,苏联在试爆前砍半爆炸当量确实是有道理的,如果真引爆1亿吨版本,还真不清楚能给全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
也无怪乎美国会对苏联的沙皇炸弹特别忌惮。
有人可能会认为,苏联已经拥有了威力最惊人的核武器,自然应该在可能到来的全球核战争中占据优势,单机上,沙皇炸弹的当量虽然大,实际打击效果却不如现代化的小当量核弹头。
核弹威力够不够强,与核弹引爆的周边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一枚数十万吨级别的热核弹头理论上可以抹平一个城市,但实际上因为城市建筑物对爆炸的遮挡,即便在距离爆心较近的位置也可能逃过一劫。
当然这里说的是躲开爆炸,至于爆炸后产生的巨量核辐射,那就不是光靠躲藏跑得掉的了。
苏联政府其实也很清楚,这一次试爆主要还是向西方炫耀武力,并不是真的要用这种核弹来攻击美国,这次试爆过后,剩下的那么沙皇核弹被转为备用和研究用途,目前储存在沙洛夫市的俄罗斯核武博物馆中展示。
虽然沙皇炸弹早就不是俄罗斯国家核力量的一部分,但这枚核弹同样成为了冷战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一个关于沙皇炸弹的有趣事实是,其实当时苏联现役没有任何一种轰炸机可以携带这种核弹,甚至参加试爆的图-95也是经过特殊改装后才具备了基本的运载能力。
这再一次说明,沙皇炸弹从一开始就没有被考虑过装备部队成为苏联核武库的一部分。
其制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苏联的核能力来吓阻西方。
资料来源:
【1】Russia’s Nuclear Weapons: Doctrine, Forces, and Modernization.Sgp.fas.org.2022-03-21 [引用日期2022-04-17]
【2】人类史上最大威力核弹试爆画面曝光!火球直径近20公里,从1000公里外都能看到.人民资讯.2020-08-26 [引用日期2022-04-17]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