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政坛传来人事变动消息,白宫国安顾问华尔茨和助手黄之瀚被曝即将离职,根据安排华尔茨离职后会前往联合国,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一职,负责代表美国在联合国发声、处理各种国际事务。
而他的助手黄之瀚可就没这么 “幸运” 了,这次似乎是被彻底扫地出门,直接遭到免职,黄之瀚是一名华裔政客,身为华裔他却怀着极端的反华态度。
也正是这种反华立场,加上他华裔的身份,让黄之瀚在美国政治舞台上谋得了一席之地,当初懂王任命这么一个反华的华裔政客,明显是冲着针对我国来的。
黄之瀚当上公职人员后,整天把反华言论挂在嘴边,在公开场合说个不停,一副态度强硬的样子,可实际行动却没见有什么成效,当下中美关税战正打得热火朝天,可从局势来看美国反而是受伤更严重的一方。
特朗普眼巴巴地盼着中方主动打电话沟通,却始终未能如愿,说白了黄之瀚这个靠反华上位的华裔政客,在反华这件事上毫无建树,如今被免职也就没什么可意外的了。
黄之瀚被踢出局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他会不会从此远离美国内阁,彻底告别政治生涯,还是暗中谋划,找机会重新进入政坛?
白宫人事大变动:幕后真相曝光
最近有消息说,白宫国安顾问迈克・华尔茨和他的副手黄之瀚都要离职了,这消息一传开美国政坛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都在私下讨论,猜他们为什么突然要走,接下来的人事变动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各种说法都冒了出来。
虽然华尔茨表面上是“调任”联合国常驻代表,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内幕,而黄之瀚的“突然下台”,更是让人对这场政治风暴的真相产生了浓厚兴趣。
华尔茨的去向可能与几个月前的那场“群聊门”事件密切相关,那时华尔茨在处理一些敏感军事信息时,不小心将机密资料泄露了出去。
最糟糕的是,他还把一名记者拉进了加密的群聊,导致情报泄露的消息迅速传开,局势瞬间失控,这个事件彻底打乱了华尔茨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地位,政府内部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曾经的铁杆支持者,最终因为这个“失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特朗普政府为了挽回局面,选择将他“调任”到联合国,似乎是为了给他找个“体面”的去处。
但实际上,华尔茨的下台代表了政府内部的动荡和对他能力的质疑,至于黄之瀚的“突然被炒”,这件事的背后则更加扑朔迷离。
黄之瀚身为华裔,一度被认为是特朗普政府中的“对华先锋”,他在政策上的立场激进,始终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在美中关系中充当了一个极端鹰派的角色。
而尽管他一度成为特朗普团队中的重要人物,过度的反华言论和政策却逐渐引发了外界的不满,也让他在政府内外陷入了不小的争议。
最终这个“鹰派人物”居然被迅速抛弃,成了特朗普政府中的“替罪羊”,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政策上的失败,还是为了权力斗争的利益交换,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值得注意的是,黄之瀚和中国之间的纠葛不简单,他在对华政策上的激烈立场,曾让他获得了特朗普政府内的一部分支持,但也让他陷入了与中国的摩擦之中。
最终这种“过度忠诚”的态度,反而成了他被摒弃的根源,特朗普政府在面对更大的政治压力时,选择牺牲这个曾经的“亲信”,也许是在试图平衡内部矛盾,重新调整外交政策。
反华华裔变弃子
黄之瀚的下台可以说是一场充满悲剧色彩的政治事件,作为一名华裔官员,他的背景和立场一直是美国政治圈内争议的焦点。
尤其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黄之瀚因为其极端反华的立场,成为了白宫内的一员“铁腕鹰派”,他推崇强硬的对华政策,力主采取激烈手段与中国对抗。
虽然他的极端立场得到了特朗普的青睐,但最终这种过于急功近的反华态度,却让他在关键时刻成为了白宫内部的“替罪羊”,事实上黄之瀚的职业生涯似乎从一开始就与他那无法摆脱的“华裔”标签纠缠不清。
尽管他多次公开宣称自己是“纯粹的美国人”,努力与自己文化的根基划清界限,但这一系列过于急切的言辞,反而让他成为了外界争议的焦点。
很多人认为,他之所以会极力否定自己的华裔身份,是为了获得白宫内更高层次的政治地位,可惜的是,这种与自己文化背景割席断交的做法,并没有带来他预想的政治成功。
反而日子一长,这个标签不但没给他带来好处,还成了拖累,让他在政治舞台上逐渐迷失。
他曾试图通过在公开场合使劲表达对中国的敌意,就能证明自己是 “纯正的美国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脱离华裔身份的束缚,但这种过度的反华态度最终让他在白宫内部的支持基础逐渐消失。
虽然黄之瀚的激进立场一度在特朗普政府内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他与中国日益紧张的关系,以及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过度表达,最终导致了他被推向了政治的边缘。
这背后深刻揭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极力“脱亚入美”的华裔官员,常常会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与文化根基的割裂,来寻求政治上更多的认同和更高的地位。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这种“脱离”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立场,最终无法赢得外界的真正信任和支持。
关税战失效,美国自己受伤
黄之瀚的离职似乎是特朗普政府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中美贸易战的僵局密切相关,特朗普一开始试图通过高额关税来逼迫中国让步,企图以“极限施压”让中国在经济上屈服。
但现实却给了美国政府一记重击,老特持续的往上加关税,以为这样就能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乖乖听话,他固执地认为,只有不断提高关税才能让中国做出让步。
但我们并没有按他设想的方式“屈服”,反而采取了强硬的反制措施,实施了对美国商品的高额关税和禁令,严重打击了美国相关产业,尤其是稀土等战略资源的供应问题,直接影响了美国的军工产业。
在中美经济的较量里,稀土成了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作为美国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一度左右着双方博弈的走向。
作为全球稀土最大生产国,中国一旦对稀土出口采取限制措施,美国那些依赖稀土的产业就麻烦大了,不管是造军事武器,还是生产电子产品,原材料供应都会短缺,军工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老特觉得只要加征关税、不断施压,就能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可实际情况却是,美国经济因为这些举动吃了大亏。
中国的反制措施让美国在多个行业遭遇严重困境,企业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甚至影响到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发展。
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政府急需找一个“替罪羊”,于是黄之瀚成了这个最适合的人选,可是黄之瀚的这些反华政策并未带来预期的成果,反而使美国陷入了更深的贸易泥潭。
贸易战不仅没有让中国屈服,还把美国全球供应链的脆弱之处全摆到了明面上,尤其是对于一些战略资源的依赖,使得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越来越处于不利位置。
与此同时,特朗普身边的强硬派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中方进行有效对话,这也导致了局势更加复杂化,美国在贸易战中的策略似乎已经开始“自伤”,这也让全球对美国的政策判断产生了更多质疑。
从老特的“伟大美国”到关税战的策略失误,再到内外政治局势的混乱,美国的未来似乎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面对中国的坚定反制,特朗普能否坚持到最后,抑或是因为内部政治斗争而导致政策摇摆,未来将揭示一切,而黄之瀚的“下台”或许只是美国政坛更大变动的前兆,未来的路注定充满挑战。
参考资料
突发!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及其副手将离职!他是“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湖南日报
太魔幻!美反华政客内讧了——环球时报
美媒披露:和极右翼人士见面后,特朗普解雇了近10名白宫国安官员——观察者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