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逐舰重大事故反映出哪些问题

朝鲜新型5000吨级驱逐舰于5月21号,在咸镜北道清津港举办下水仪式时,发生严重事故,因指挥不熟,操作不慎,未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的原因,也就是前后轨道车未能同步移动,结果就是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已经脱离了,但是本该同步脱离船台的船首部分,还未完成脱离,以至于船体失衡搁浅,部分区段船底被破孔。

虽然没有看到现场画面,但是综合这个现场描述,其实大概可以看出,此次事故对船体所造成的损伤,应该不大,不出意外的话,尽快排水,修复破孔的船底板,应该也就差不多了,只是事故的性质,比较严重。

另外综合金正恩所表示的,要求在六月下旬全会召开前,无条件完成修复工作,其实也能侧面看出来,事故所造成的损伤,应该并不严重。

毕竟是朝鲜正儿八经的第二艘驱逐舰,都还没有正式命名,结果就这么眼睁睁的在下水仪式上,出了这么一个岔子,还是当着金正恩的面,面子上肯定过不去。

这就好比一个村,好不容易供出了两个大学生,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结果第一个大学生的庆祝仪式都顺利的办完了,而且没出什么问题,但是在几天之后的第二个大学生的庆祝仪式上,因为司仪指挥不当,导致庆祝程序出了问题,意外造成了第二个大学生受伤。

可能伤情并不严重,但毕竟承载的是全村人的希望,关键就在前面不久,才刚刚顺利的完成过一次庆祝仪式,按理说怎么着也不应该犯出这种低级错误,但终究还是当着村长的面,因为马虎大意,因为一时的疏忽,就这么尴尬的发生了,又怎么可能不气。

正如金正恩所表示的,既不可有又不可接受的重大事故犯罪行为,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所造成,所以事故责任完全在于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军需工业部、中央船舶设计研究所以及清津造船厂有关人员。

尤其关键的一点,正如我前面所举的大学生的案例,这艘驱逐舰在朝鲜的定位,并不像其他登陆艇或者鱼雷艇以及巡逻艇的下水仪式,就算是出现了事故,哪怕是严重事故,也还有大量的平替,而且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艘,参考朝鲜的登陆艇,其平替数量甚至能高达几百艘,所以这类型事故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无非也就是丢人一点,并不会对朝鲜的军事战略造成严重影响。

但是这艘驱逐舰不一样,虽然他已经不是朝鲜第一艘驱逐舰了,正儿八经的第一艘崔贤号驱逐舰,已经于4月25号,在平安南道南浦港顺利举办了下水仪式。

意思就是这艘驱逐舰,可能已经不再像朝鲜正儿八经的第一艘驱逐舰那样,还承载着朝鲜人民从无到有的使命感。

但是从战略地位上来讲,这两艘驱逐舰的性质,又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同样都是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不是从一到二的那种在已有的基础上复制粘贴。

双驱战略

因为从朝鲜的海军发展战略来看,受地缘因素影响,朝鲜的东西两侧分别濒临日本海以及黄海,存在两条独立且不相交的海岸线,从而导致朝鲜海军,很难直接通过海路,从一侧海岸抵达另一侧海岸。

所以为了满足国防需求,朝鲜其实有两支舰队,分别是东海舰队以及西海舰队,同时受地缘因素影响,两支舰队的装备交流,也存在着诸多限制,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朝鲜各式战舰,一旦在其中一个舰队管辖的海域下了水,基本这辈子,都不太可能被调到另外一个舰队。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朝鲜的各式战舰,基本都是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两份,东海一份,西海一份。

之前4月25号正式下水的崔贤号驱逐舰,于南浦港下水,且南浦同时还是朝鲜西海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自然而然,这艘驱逐舰的管辖权,也就隶属于朝鲜西海舰队,正儿八经的西海舰队第一艘驱逐舰。

清津港则位于东海沿岸,毗邻俄罗斯边境,自然而然,也就隶属于朝鲜的东海舰队,如果顺利下水的话,同样是正儿八经的东海舰队第一艘驱逐舰。

之所以朝鲜能接连下水两艘驱逐舰,前后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也正是因为朝鲜想要通过这两艘驱逐舰,构筑一个东西海双轴并进的双驱逐舰体系,既然此次事故的损伤可能不大,其实也就等同于过程虽然尴尬,但朝鲜的双驱战略,应该影响不大。

另外综合海外媒体信息,朝鲜驱逐舰预计将配备垂直发射系统,且具备搭载核导弹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朝鲜其实是想同步在东西海舰队,打造海上核打击平台,进而保证朝鲜海军,能够同时在东海西海形成核打击实战能力,并有效提升海上核打击的覆盖面。

驱逐舰性能

有意思的是,崔贤号作为朝鲜第一艘驱逐舰,5000吨的级别,却足足搭载了74个垂发单元,其中,前甲板搭载了32个小型单元,另有12个中型垂发单元,后甲板搭载了12个小型单元、8个中型单元以及10个大型单元,活脱脱一个5000吨级别的刺猬。

不过综合媒体信息,崔贤号驱逐舰如此复杂的垂发布置方式,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朝鲜希望能在舰上安装对地打击的巡航导弹、防空导弹、还有反舰导弹,但是因为各种型号的导弹尺寸不一,而且相差很大,很难用统一的尺寸去解决,所以才催生出了这么一个5000吨级别的74垂发单元驱逐舰。

另外综合朝中社信息,朝鲜崔贤号驱逐舰于4月28日到29日,进行了第一轮武器系统适用性试验,其中,4月28号当天,进行了超音速巡航导弹、战略巡航导弹以及防空导弹和127毫米舰炮的试射。

4月29号当天,则进行了舰对舰战术制导武器、各种舰上的小口径自动炮、烟幕以及电子干扰弹的试射。

综合这些实验,相信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其44个小型垂发单元,作为崔贤号驱逐舰的核心舰载防空武器,明显搭载的就是朝鲜自主研发的流星2中远程防空导弹,综合公开信息,其最大射程可达100到150公里,射高可达20公里,同时还采用了中段惯性制导加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或光电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以提高对高速目标和低空突防目标的拦截成功率。

至于其它20个中型垂发单元,则可能搭载朝鲜箭矢2战略巡航导弹,综合朝鲜的公开数据,这款导弹的飞行距离可达2000公里,飞行速度约为195米每秒,为亚音速巡航导弹。

但是因为其战略巡航导弹的属性,这也就意味着朝鲜的箭矢2巡航导弹,是可以搭载核弹头的。单这20个中型垂发单元,就已经能够有效的对朝鲜半岛周边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韩国、日本以及美国的军事基地和重要目标,构成不小的威胁。

在不考虑舰艇本身细节的情况下,单说这个武器系统,不得不说,朝鲜驱逐舰的火力,是真的猛,虽然驱逐舰在现代海军作战体系当中,其用途本来就相对广泛,但是很明显,起码在朝鲜,他们的驱逐舰,并不主要是当成一种多用途的水面舰艇去用的,而是当成了一个可移动的海上核打击平台。

甚至于,因为远程火力的存在,都不用去考虑很多国家所必须要考虑的战舰远洋能力,只要能在近海,形成一张高密度的火力网,也就足够了。

比如朝鲜在本轮武器系统适用试验中,还首次展示了朝鲜第一款采用垂直发射方式的超音速巡航导弹。由于朝鲜目前尚未公开这种导弹的信息,所以咱们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清楚的就是这款新型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出现,能够有效填补朝鲜此前在舰载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领域的空白。

至于剩下的10个大型垂发单元,虽然朝鲜并未在本轮适用性试验中加以展示,但是明摆着,大概率搭载战术弹道导弹,比如朝鲜的火星11丁,综合之前2024年5月朝鲜的公开信息,其使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KN25的缩短版,导弹直径600毫米,长度也从8米缩短到了4.5米。所以当时就有声音认为,这种缩短长度的举动,可能是为了上舰做准备。

简而言之,虽然朝鲜的驱逐舰制造经验,可能确实还相对比较生疏,不够成熟,否则也不会出现此次事故,但架不住垂发系统的应用,已经展现出了足够成熟和稳定的运行能力,且朝鲜的应用场景,也普遍是近海防御,然后以火力优势弥补远洋能力不足,所以对于战舰本身性能的要求,反而不是太高,只要能顺利的将大量火力投送到一定位置,也就足够了。

关键造的还快,按照朝鲜官方的说法, 从开工到下水,也就400多天,还是两艘同时进行,即便是相对保守一点,也相当于平均一年一艘。不得不说,将军还是有点东西的,有了这个大刺猬,别的不说,起码对韩国的震慑,肯定是足够的,也确实能让朝鲜海军的整体实力,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