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过兵的人

都怨六班长。当我在电脑上敲出这几个字时,多年前在连队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仍然让我忍俊不止。

1990年,我在海城某部8连当连队卫生员。一次,新任指导员的爱人带着孩子到连队探亲,嫂子家在海城附近的另一座城市,虽离部队不太远,但嫂子很少来部队,平时都是指导员周末回家。

卫生员属于连部编制序列,平时,除了做好卫生员本职工作外,还要完成连首长的部分服务保障任务,我和文书就把连队一楼一间空房收拾出来作为嫂子和指导员的临时宿舍。

指导员家是一个小女孩,当时只有两岁多,胖胖乎乎的特别可爱。我对嫂子和这个小女孩,有着一种天然的发自内心的亲切感。

看到她们,我就想起了我的母亲。父亲长年当兵在外,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三人生活在老家,父母聚少离多。尽管那时我年幼不懂事,但依然能够依稀感到母亲的不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感到作为军嫂的艰辛和伟大。

所以,闲暇时间,我主动承担起了照料指导员小孩的任务。一来减轻一下嫂子带孩子的劳累,二来也给他们夫妇多创造一点相聚的时间。所以,一有空,我就带着孩子到营区里到处转,当上了“超级奶爸”,我也赢得了嫂子和指导员的信任。

嫂子来队的第一个周末,指导员也难得休息一天。于是他们一家三口在临时宿舍享受天伦之乐,我也就借机去连队图书室看书。

正当我沉浸在书海中时,文书急匆匆地找到我说:“嫂子和指导员生气了,抱着孩子走了”。因我这几天和嫂子她们相处得比较好,文书让我去劝一劝。

我一听连忙拔腿就往嫂子走的方向追去,刚出我们连院子,就看见嫂子抱着孩子大步向营房外走去。我赶紧跑上去,从嫂子手中把孩子接了过来。

嫂子把孩子交给我后,一句话也不说,继续气冲冲地往营区外走。作为一个小兵,也不会劝,更不敢问发生了什么事,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抱着孩子跟着走。

我们连距离营区大门有800米的距离,这是我们平时跑操量过的。孩子有点胖,抱着她还真是个力气活,这一路真把我累得够呛。

营区外有载客的小三轮,我和嫂子抱着孩子坐着小三轮去了海城公交站。

等我们坐上了回家的客车后,嫂子才对我嘟囔了一句“都怨六班长”,说完这句话,嫂子又什么也不讲了,我也不好多问。一路无语,就这样,我把嫂子娘俩安全送回了家。

回到连队后,我马上就去找六班长。六班长跟我是同年兵,平时关系还不错。听了六班长给我叙述的事情经过,我不禁啼笑皆非。

原来,嫂子来队一周了,六班长这几天班里训练任务重也没有过去看看,就想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看看嫂子,顺道和指导员近乎近乎。

谁料到,他刚去到指导员和嫂子的临时宿舍,就赶上两口子在拌嘴。这要是搁一般人得赶紧往外溜,可六班长是个实在人,他倒劝上了架。本来指导员两口子拌嘴就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两口子叽咕几句就过去了。

这有外人在场,尤其还是自己的兵,事关面子,嫂子说一句,指导员就顶一句,两口子从拌嘴升级为吵架,把个六班长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累得满头大汗也劝不明白。嫂子一激动,顺手在指导员脸上挠了一下,指导员一冲动,冲着嫂子就是一巴掌。

这一动手,小事也就变成了大事,嫂子哪受过这个委屈,抱起孩子就往外走。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好端端的来队探亲,还没热乎够,就弄成了一地鸡毛。

瞅着六班长那张哭丧着的老脸,我也有点哭笑不得。知道我把嫂子娘俩安全送回了家,指导员也没有说什么,只不过下周末早早请假回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嫂子带着孩子又来队探亲,看来这两口子是涛声依旧了。

多年以后,六班长途经我处小聚一场,提及这段往事,六班长讲:“那时候,咱岁数小,啥都不明白。这要搁现在,我指定撒丫子就得往外蹽。”

我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两口子的事谁能说得清。要不是你,他俩能动手,害得我还得抱孩子往家送。”

“都怨六班长”这句话也成了我和一些朋友聚会时常提起的一个梗,把这段故事写出来,主要是向那些伟大的军嫂致敬!

#文章新锐创作者认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