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台湾省。女地下党萧明华在女教师宿舍被捕。被捕时,她镇定的说:“让我带件换洗衣服吧。”说完,她从容的转身去阳台取下一件晾晒着的旗袍。特务们哪会想到?这件看似不起眼的旗袍,竟是她传递情报的最后信号!
“华宝”女作家变身革命战士
1922年,萧明华出生在浙江嘉兴一个开明的商人家庭,是家中最被疼爱的“华宝”。她的父亲萧子山,当年仅靠8块银元起家,却认准一个理儿: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出息!他咬牙坚持,让所有孩子都上学接受教育。
萧明华从小就聪明好学,一路从开封师范到重庆师范,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3年,在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深受老师台静农老师的影响,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被著名女作家谢冰莹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谁又能想到,一名优秀的女作家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革命者呢?

“沈崇事件”点燃革命火苗
1946年,她进入北平师范学院进修时,亲眼目睹了震动全国的”沈崇事件”---美军强奸一名北大女学生却逍遥法外!
她气愤、愤怒.......这世道如此不公,深深刺痛了她。恰好这时,她认识了二哥的朋友---地下党朱芳春,满腔的义愤,让她毅然决然的加入地下党!
1948年,机会来了。老师台静农邀请萧明华去台湾任教,萧明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其实这是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以便开展情报工作。
到达台湾后,她利用老师的身份站稳了脚跟。为了工作便利,她与朱芳春假扮成夫妻作掩护。聪明的萧明华以“心理学讲座”为名建立“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一点一滴向国民党要害部门渗透。
旗袍暗号:晾起安全,取下快跑
传递情报,危机四伏。萧明华与朱芳春想出以晾晒旗袍为暗号。晾晒代表安全,可以回来。收起,代表危险马上撤退。
1950年2月萧明华哥哥的生日,她们全家欢聚庆生时,突然遭到特务上门搜查。情况万分危急!萧明华一边沉着的安排朱芳春化名“于非”从后门紧急撤退,一边打开门与特务周旋,为战友争取时间逃生。
特务假意进门邀请“于非”去演讲,进屋搜查一番,最后没有抓到人,只能悻悻离开。此时的萧明华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然而,她没有选择逃跑。两天后的晚上,国民党特务再次破门而入!
这一次是要直接逮捕萧明华。萧明华异常从容,她平静的说:“让我带件衣服吧”。随后,走向阳台,亲手取下旗袍。这是她向战友发出最后的警报,也是她的最后一次......

假意招供:我要见哥哥
萧明华被囚禁在昏暗的牢房里,捆绑吊打、老虎凳、电椅......各种酷刑都用在她身上,可谓被敌人折磨的体无完肤。甚至连续5天5夜不许睡觉,在278天的监禁中,她的十指都被拔出指甲,四肢骨折,然而,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意志如同钢铁般坚硬!她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任何关于我党的机密。
敌人看着被酷刑折磨的奄奄一息、陷入昏迷的萧明华,彻底失去了耐心,讨论着:“问不出来了,别浪费时间,直接枪毙算了”。
就在此时,昏迷中的萧明华突然开口说:“不要,我可以招,但我要见我哥哥一面,我才能把所有知道的告诉你们。”敌人一听,心里狂喜,以为萧明华真的怕了,立刻同意她跟哥哥见面。
最后的“招供”:方言传递情报
萧明华的哥哥被带来了,看着被折磨不成样的妹妹失声痛哭。敌人听不懂他们的方言,只看见兄妹抱头痛哭,似乎是在倾诉思念之情。殊不知,这悲伤的对话里,萧明华正用家乡话,向哥哥传递重要的情报。
哥哥走后,敌人兴高采烈的等待萧明华说出秘密。谁知,萧明华突然大笑的说:“就算我死都不会出卖我党。”
敌人知道被骗了,立马去追萧明华的哥哥,但萧明华的哥哥早就不见踪影了。敌人恼羞成怒,选择杀害萧明华。
青春定格:伟大的28岁
在上刑场前,萧明华让狱友用母亲送她的梳子最后梳理一次头发。整理好后,她挺直脊梁,义无反顾的走上刑场。
那一年,萧明华年仅28岁,生命在最璀璨的青春年华戛然而止。
萧明华牺牲后,台湾当局将其遗骸草草掩埋。直到1982年,大陆才通过各种途径找回英雄遗骸。与她并肩作战的战友朱芳春,亲手在八宝山墓碑上刻下“归来兮”三个字。

当组织把萧明华的遗物交给家人时,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在台湾病逝的萧老师,实际上是一位深藏不漏的英雄。她的侄子抚摸着姑姑遗留的旗袍与书信,泪如雨下;“华姑用生命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
这位本可以成为文坛明星的才女,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千千万万人的明天,义无反顾的加入革命。28岁梳好头发,从容赴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传送情报,真心令人佩服。
归来兮!萧明华烈士,永垂不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