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以为欧盟会在关税问题上跟美国死磕的时候,欧盟跟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这份协议在外界看来堪称是丧权辱国。欧盟为何最终还是跪了?欧盟对美贸易协议的妥协,本质是内部撕裂与外部胁迫下的“止损手术”,而非战略投降。这场被舆论称为“下跪”的交易背后,是欧盟在生存压力下的现实主义选择,其影响将如涟漪般扩散到全球贸易体系,尤其牵动中美欧三角关系的微妙平衡。
一、欧盟妥协的“三根软肋”:撕裂、恐惧与算计
内部分裂成为最大软肋,欧盟27国对美立场从未统一。德国汽车产业占对美出口20%,承受着27.5%的高额关税压力,大众、宝马等车企多次警告生产线外迁风险,迫使德国总理默茨疾呼“快刀斩乱麻”。法国则因医药、农业受冲击较小,更倾向强硬回击,马克龙甚至推动启动欧盟“反胁迫工具”以威慑美国。东欧国家如立陶宛、波兰依赖美国安全保护,主张妥协;南欧国家则担忧反制引发通胀加剧民生危机。这种“诸侯政治”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得不在钢铝关税上对特朗普虚与委蛇(公开宣称改为配额制,实则维持50%关税),以换取汽车等核心产业税率降至15%的喘息空间。
欧盟对贸易战的恐惧压倒了战略自主的骨气。30%的全面关税对欧盟如同经济核弹:德国汽车业成本激增90亿欧元,法国葡萄酒出口可能萎缩40%。更致命的是,美国分层关税机制将欧盟与柬埔寨、巴西等“不合作国家”区别对待。如果拒绝妥协,欧盟将被归入中高税率阵营,彻底丧失全球竞争力。这种恐惧压倒了自己高喊的所谓“战略自主”的口号,迫使欧盟接受三项屈辱条款:能源跟美国绑定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门户打开,开放市场,对美国汽车和工业标准全面开放,变相削弱了欧盟的环保法规;资金输血,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相当于欧盟年度预算两倍。
其实,欧盟的妥协从本质上是战术性撤退。通过将反制措施生效日设定在8月7日,也就是美关税生效后一周,欧盟保留“毁约触发器”;在医药、芯片等关键领域仅达成15%的临时税率,为后续谈判埋下伏笔。这种设计既安抚法国等强硬派,又为德国车企争取产线调整窗口。正如芬兰外贸部长坦言:“协议不值得庆祝,但能买来时间。”
二、中国遭遇的“三重冲击波”:孤立幻象与反制机遇
从短期来看,中国面临一定的压力,美国“分而治之”战术得逞。特朗普的“关税分层术”首次将全球分为三六九等:盟友(10%)、战略对手(15%-35%)、转口风险国(36%-50%)。欧盟妥协后,日韩等美国盟友更易被纳入低税率阵营,柬埔寨、缅甸等中国供应链伙伴则因“转口风险”的标签面临36%-50%惩罚性关税。这种分化客观上压缩了中国“突围”的空间,尤其当欧盟承诺对美国商品零关税时,中国对欧出口的电池、光伏产品将遭遇更严苛的原产地审查。
从中期来看,为弥补对美损失,欧盟可能对中国转嫁成本。欧洲车企在美市场受挫后,必然加强对本土市场的保护。例如欧盟已推动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10%提至25%,法国则酝酿新能源补贴的“欧洲含量”条款。更隐蔽的是监管绞杀:欧盟借美欧协议中的“共同标准”条款,在数字服务法(DSA)、人工智能法等领域抬高合规门槛,直指中国科技企业出海。
当然,在危局中始终暗藏着战略机遇。美国强推“友岸外包”迫使东盟加速“去风险化”,印尼、泰国纷纷以零关税开放换取19%的中等税率,这为中国-东盟产业链融合创造窗口。美欧协议触发全球贸易量2.68万亿美元的大转移,拉美、非洲成为产能新目的地。中国可借“一带一路”升级基建纽带,例如在巴西打造绕过美国关税的电动车供应链。而欧盟对美妥协激起的内部反弹,欧洲议会直斥协议“丧权”,更让中国有机会联合法德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共同开发东南亚稀土、共建非洲数据中心等项目破局。
三、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镜花水月”:资本狂欢与产业空心
欧盟承诺的6000亿美元投资更多会流向金融领域,而非制造业。美国芯片企业将用欧盟资金扩建爱尔兰设计中心而非俄亥俄工厂;军工巨头雷神获得欧盟订单后,反而关闭宾州生产线转至波兰组装。这种“资本绕圈游戏”暴露出特朗普产业政策的矛盾:而且,美国的制造业还面临税收洼地的吸引,比如爱尔兰的企业税仅12.5%,远低于美国21%;人力成本也阻碍制造业回流,美国汽车工人时薪38美元,而在欧盟只有26美元。
即便欧盟开放市场,美国制造业仍困于三大顽疾:首先是基建瓶颈,之前得州电网瘫痪就曾经导致三星芯片厂停工;其次是劳动力的断层,全美缺少8万名焊工;技术代差(中国控制光伏硅料产能85%)。更讽刺的是,欧盟对美出口的机械设备中30%含中国零部件,新关税反而推高美国本土制造成本。所谓“制造业回归”,实为政客与华尔街合谋的金融叙事。
欧盟妥协后,可能将立即联合CPTPP国家筹建“脱美贸易俱乐部”,德国车企加大中国合资工厂投入,宝马的沈阳基地扩产40%,法国则推动非洲锂矿直供本土电池厂。当世界意识到美国“关税大棒”本质是自己的财政敛财手段,新关税半年创收270亿美元,那么多边反制联盟将形成,这正是中国推动RCEP升级、激活金砖贸易纽带的战略窗口。
结语:跪姿中的站起,妥协后的觉醒
欧盟的“下跪”协议揭穿了西方联盟神话:当法国农民焚烧美国转基因大豆、德国机械厂起诉欧盟委员会背叛时,所谓跨大西洋团结已碎成一地利益残片。对中国而言,欧盟妥协不是孤立的丧钟,而是全球治理洗牌的序曲。当美国用关税撕碎WTO规则时,也亲手埋葬了自己主导的旧秩序。未来真正的较量,不在关税税率表上,而在东南亚的稀土精炼厂、非洲的数据枢纽、拉美的锂电池产业园中。那里没有跪下的输家,只有重塑规则的新玩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