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民自古重视封建礼教。从最初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是为了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而创办儒学,祠堂也就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纵观历史,中国人民对于种族,家族观念是比较强烈的。
皇位的继承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的亲生儿子才能继承皇位。古代,大家族联姻也是讲究门当户对,血统纯正。 祠堂开始于汉代,祠堂也是宗教文化中的一种,祠堂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其中 “孝”包含内容较多,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孝亲敬长的优良文化传统。对现代文明也起到促进作用。 一般都是南方的祠堂多,北方的祠堂少。为什么南方人注重祠堂,而北方人不太注重祠堂文化?以下就是我列举的原因。 首先,南北方文化差异较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北方地形多以山脉,森林,平原荒地为主。多养牲畜维持生活,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多以放牧为主。北方气候较干旱,北方人性格豪爽,大大咧咧。
所以,北方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北方人对生和死看得比较淡。一般人去世后,会直接下葬于土地中,不会建造祠堂等进行祭拜,一般都是直接去坟墓所在地进行祭拜。 北方人对死者非常尊重,会进行土葬,水葬等方式,让死者安息。埋葬死者时,地点一般选在列祖列宗坟墓处,也讲究家族,但没有建立祠堂的必要。 因为北方人觉得死者的肉身不在了,这个人不存在了,没有入土为安的概念。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北方人宗族观念还是比较淡薄。 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濒临海洋,大江大河纵横交错。南方水土好养人,南方人多温柔,内敛。他们不会像北方人那样豪放,他们更多的是南方人独有的柔美。南方人非常重视祠堂文化,注重宗教家族观念。 他们对于死者也非常的尊重,每年的清明或者其他时间,会去祠堂对祖先和自己家族死去的人进行祭拜。古时候的南方,皇帝更是注重宗教与血缘家族观念,保留了许多中原正统文化。所以,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南方人依旧重视祠堂祭祀。
其次,古代社会稳定形式不同。北方人多以游牧民族为主,大多数性情豪爽,而北方也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地区。少数民族统一其他民族,大多数是通过战争进行统一,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人们流动性比较大,不会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 因此,宗教文化统一不到一起。历史上也发生过著名的北民南迁事件。当时北方战乱太多,许多百姓逃离到了南方,而南方社会较稳定,不易发生战乱,南方远离政治中心,有任何战争,对于南方的影响是最小的。 所以,南方人居住稳定,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居住地,为祠堂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南方人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也跟战争少有关。 战争少不用为换住所而发愁,居住条件稳定,家庭关系稳定,因此会重视宗教文化。而北方人一直都在躲避战乱,居无定所,所以不会传承宗教文化其中的祠堂文化。
再次,礼仪教育的接受不同。北方大多数是以游牧民族为主,居无定所,逐草而生,北方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家,只有随着季节草地更替的住所。所以,更多的时间,北方人都是在奔波劳累,没有时间接受礼仪的教育与教化。 在性格上,北方人大多都是粗犷豪爽的性格为主,每天都在思考自己如何继续生存的问题,没有时间注重礼仪与教化,没有对礼仪教育过多的重视。 反观,南方自古都是繁华大都市的所在地,南方人民一般都很富裕,且一般有经商头脑,钱财都很充足,有更多的钱投在教育上,大多数的私立高校都在南方建立。私立学校一般都是只有家庭条件富裕的孩子才能上得起的学校,所以,南方也注重家庭的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但是南方人更是注重礼仪,因为他们的钱是足够可以撑起他们学习礼仪。 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就可以体现宗法,血缘,从而对祠堂文化非常的重视,家族观念也比较看重,更看重的是亲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北方人每天都在为生存而考虑,没有闲暇时间来学习礼仪,所以对祠堂文化也不是很上心。 第四,受到大运动的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展了破四旧行动,破除旧文化,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事件。这次运动大家都知道,它不仅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也破坏了很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全国各地都不能在运动中幸免,不仅对当时著名的文豪就行批斗,还烧了文化知识分子的家,抢掠一切东西。严重破坏了我国当时文化的繁荣,阻碍了我国当时知识分子的发展。无数文豪被批斗,精神受到严重的创伤,有些知识分子受不了,就自尽了,这里面就有我国著名作家老舍。
当时,在首都北京,破四旧行动规模很大,波及广泛,包括传统文化的书籍,书法,画等,还有最重要的传统习俗都被扼杀,很多民间祖传的技艺,基本上已经失传。当时没有传人还敢继续传承,这里就包括了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也被认为是传统文化,是不被允许的,破坏之大。但是,破四旧行动对南方的祠堂文化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南方比北方流传下来的祠堂文化更被重视。 现在,福建,广东流传了很多富有丰富历史的祠堂,大多数地区的家族大祠堂都被保留下来。 祠堂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一种,每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地方的祠堂文化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北方人民,生活朴实无华,无过多对钱财的需求。大多数的百姓,他们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对于家族观念意识淡薄。在祭祀上,更多的是对于死者归于天地之间的尊重,更多的就是土葬和天葬。 对南方人来说,他们出于对死者尊重,会建立祠堂,每年的时候都会在一定时间进行祭祀祖先。北方人祭祀祖先是直接去坟墓前祭祀,而南方人更多的是在祠堂里祭祀。
此外,祠堂文化也代表着宗教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宗教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他们从来都不会忘祖归宗,每个中国人民都注重自己的血缘关系和宗族观念,每个中国人最终都会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 我们自古以来都有这样的传统,我们中国人民更不会忘本,永远记住自己是一家人。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方人注重祠堂,北方人不注重祠堂,并不是北方人不注重认祖归宗。而是,北方人也有自己的方式来记挂自己的祖先。 作为一个纯正的北方人,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家这边的祭祀方式。 每一年腊月三十,我们会按时祭祖,总是忘不了,每一年大年三十,太阳一落山,在爷爷家正房的屋子里面,奶奶就会拿出来各种祭祀要用到的物品,不一会,院子里面就会聚集一群人,爷爷就会和他的一些兄弟在屋子里面摆上各种上供用到的食品,摆上香炉,等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以后,就准备诚心诚意邀请列祖列宗回来过年了。 而这个时候,妈妈就会对我们这些小孩子严加管教,不允许说错话,不允许做错事,做什么都要小心谨慎,妈妈也会比以前更谨慎的做事情,生怕得罪了来家里过年的老祖宗,同时,也是为了表示自己作为小一辈对老祖宗的尊重。
并且家里的男孩子还需要跟着向供奉的老祖宗磕头,贡品一直不断,直到大年初二,才会准备把老祖宗送走。每一年的过年总是少不了这一环节。
而且,每一年一进腊月爸爸就会催促妈妈准备好上坟需要用到的物品,准备在腊月在一点给老祖宗上坟。其实,不仅是过年需要有这样的准备,逢年过节,爸爸和大爷都会去山上看望老祖宗,来寄托对他们的挂念。
所以说,地域之间的不同,会影响大家纪念祖先方式的不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