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六姊妹》演到现在,基本上所有姊妹的性格特征都很明显。
虽然这部《六姊妹》写得是六个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的姊妹。
但细看我们就会看到其中有很多相似和连结之处,甚至有很多完全相反的反差之处。
而这些连结之处和反差之处,恰恰说明了,何家只有一个女儿何家丽,其余五人家文、家艺、家欢、小玲、家喜,只不过是选择不同人生的家丽。
换句话说,家丽是本体,其他五个姊妹只不过是副体,是平行时空,做出不同人生选择的何家丽。
男孩VS女孩
何家丽是一个女孩,小的时候阿奶给她梳两个小辫子。
但是邻居们都嘲笑何家没有儿子,只会生女儿。为此,父亲和母亲总是在被人指指点点。
父母的这份惆怅,让家丽决定要做男孩,她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发誓要顶门立户。
原本家丽只不过是一个女孩,可以文文静静做一个女孩,不需要像男孩子那样学会打打杀杀。
但是这个家需要一个男孩,她只好强迫自己成为男孩。
老二家文,从生下来就一直文文静静,她不吵不闹,什么事情也不争不抢。
女孩子们所渴望的柔美、可爱、漂亮她都占了个遍。
如果家丽不需要顶门立户,或许她也可以做一个像家文一样的女孩。
梳着辫子,可文可武,活泼自在。
听话VS叛逆
家里作为家里老大,自然要给妹妹们做一个榜样,所以父母要求她必须要听话。
家丽内心其实是有叛逆成分在的,她小时候偷吃油渣,长大后偷偷和汤为民恋爱。
但这个家需要家丽做一个榜样,做一个表率,所以家丽只能选择听话。
相反,老三家艺就很叛逆。
家艺从小就喜欢跟家文比较,跟家欢吵架。
长大后,家艺欺骗母亲说是出差,实则去上海游玩。
她又在上海跟欧阳宝发生关系,最后未婚先孕,不得不结婚。
也许,家丽也曾羡慕家艺的叛逆,那是她年轻时被按下的火苗。
我行我素,我的人生我做主。
家井VS大海
家欢是这个何家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家欢考大学最先支持她的是家丽,家丽不止一次让家欢去高考,她期望家欢可以走另外一条路。
家丽当年知识青年下乡,回来工作,她是没有选择的。
即便当时有高考,家里下面有5个嗷嗷待哺的妹妹,她也只能选择参加工作去挣钱,以此来减轻这个家的负担。
但到了家欢的时代,家丽、家文、家艺都出嫁了,还能够贴补一些娘家,自然不用太为钱发愁。
这个家对于家丽来说,就是一个井,把她困在里面的井,她始终没有见过大海。
但家丽渴望家欢替她去看看,看看自己没有见到过的大海。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或许,这是家丽内心曾有过的一份渴望。
合适VS爱情
家丽当初跟为民相好,两家都不同意,毕竟两家是世仇,很难解。
家丽知道父母喜欢建国,建国不仅人好,工作好,更重要的是家丽跟她在一起安稳。
建国是适合家丽的结婚对象,但家丽嫁给建国并不是因为爱情。
小玲和汤家老三在一起了,还是世仇的两家人,一开始互相都不同意。
但上一辈子的人早已经去世,何家是家丽说的算,汤家是大嫂秋芳当家。
曾经错过爱情的人,可能更愿意成全爱情吧!
虽然最后小玲和汤振民没过几年就离婚了,但他们的确曾经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打破了世仇的禁锢。
小玲振民的这段婚姻,也算是圆了家丽没有嫁给为民的那份错过。
嫌弃VS宠爱
家丽一出生就遭到了母亲的嫌弃,就因为算命的说,家丽着急投胎,挤走了男孩。
家丽没满周岁,母亲就跟丈夫出去打工,把家丽扔给了婆婆。
后来,家丽8岁才回到母亲的身边,但却没有得到多少母爱。母亲还是讨厌家丽,没给过好脸色。
就连母亲到老了,还嫌弃家里做的饭不好吃。
但是老六家喜是母亲从小带到大的,有着母亲无限的宠爱。奶粉比别的孩子多吃两勺,母亲还会偷偷买鸡蛋偏心给家喜吃。
这些都是家里不曾得到过的宠爱。
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母爱的,但家丽从小就没有得到过。
看着家喜被母亲宠坏,或许家丽有那么一瞬间渴望自己才是家喜吧!
这五个对比下来,真的有点令人细思极恐了!
在原著《六姊妹》的大结局中,家喜因为住上了新装修没有散味的房子,而得了白血病,这个病只能骨髓移植。
好在,家喜有母亲、有五个姊妹,但只有大姐家丽的骨髓能够跟她匹配。
为何只有家里能够匹配?那是因为家丽是本体,而家喜是副体。
副体有难,只有本体能救,其他副体想救也是无济于事。
命运的回旋镖在这一刻,形成了一个闭环。
家文、家艺、家欢、小玲、家喜都是家丽的副体,是在命运节点选择不同人生的家丽。
而现实中,何家丽是一个被时代、被家庭所裹挟的人,她的人生并不能由着她自己选择,而是时代帮她选择,家庭帮她选择。
我们同情家丽,也表示无奈。或许我们自己就是“家丽”,在很多人生节点,人生根本没有给我们选择的机会,而是逼迫我们不得不走上一条自己不愿之路。
期望所有“家丽”们,在今后的人生,可以对自己好一点,多爱自己一点。顾全大局也好,团结友爱也罢,切不可忘记照顾好自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