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性能领先美国30年!射程达30000公里,我国“动能3”到底有多强?
4627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动能3导弹是中国国防科技的一张王牌,专门针对太空和导弹威胁,性能上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别看名字简单,背后的技术积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军工团队就埋头钻研反卫星和反导系统,动能3就是这个系列的集大成者。
它的射程能覆盖30000公里,直达高轨卫星密集区,这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顶尖水准。想想看,美国的类似系统如标准-3导弹,射程才几千公里,主要对付中低轨目标,而动能3直接瞄准更远的太空资产,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动能3的研发背景,得从中国太空安全的现实需求说起。进入21世纪,太空成了大国博弈的新战场,美国早就在1985年就搞出过反卫星试验,俄罗斯也继承了苏联的老本钱。
中国起步晚,但后劲十足。2007年那次著名的SC-19导弹击毁废弃卫星的试验,震动了国际社会,那其实是动能3前身的技术验证。到了2010年,中国进行了中段反导测试,用的就是动能3的早期版本。
导弹从地面发射,精准锁定模拟目标,证明了它在大气层外拦截的能力。后续几年,测试频率上来了,2013年、2014年、2015年接连有动作,每次都针对不同高度的轨道。美方情报报告直言,中国这种快速迭代,让他们的太空优势开始动摇。
射程30000公里,相当于能打到地球同步轨道,那里是通信和侦察卫星的主战场。相比美国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动能3的覆盖范围广得多,后者射程不到6000公里,高度也有限。
速度方面,这导弹终端阶段能达到27倍音速,每秒9公里左右,撞击力堪比巨型炸弹。制导系统结合红外和惯性技术,锁定目标后直奔而去,不给对手喘息机会。
军事专家分析,它不光反卫星,还能拦截弹道导弹,中段阶段直接摧毁来袭弹头。这多面手特性,让它在防御体系中如鱼得水。
为什么说领先美国30年?这不是空谈,而是基于技术路径的对比。
美国反导重点在海基和陆基拦截,动能3却走陆基高空路线,结合本土优势,部署更灵活。美媒如《外交学者》杂志就承认,动能3是中国性能最好的碰撞杀伤式拦截弹,超越了他们的GBI导弹在某些指标上。
2018年2月的一次测试,动能3成功击中基于东风-21的太空目标,PLA日报报道了成功细节。这让五角大楼坐不住了,他们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太空打击力量会更强大。
当然,动能3不是孤立的,它嵌入中国整体太空防御网。配合北斗导航,精度米级,能扩展到地面打击。测试基地主要在库尔勒导弹试验场,那里环境复杂,模拟实战条件。
2015年10月的一次夜间发射,导弹尾迹划过新疆天空,国际媒体争相报道。美方官员证实,这是反卫星试飞,中国第八次动能拦截试验。
俄罗斯2021年也搞了类似测试,但中国保持低调,只强调维护太空和平。动能3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主权的捍卫,不是为了称霸,而是应对潜在威胁。
再深挖点,动能3的意义不止军事。它推动了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比如耐高温外壳和精密传感器,这些民用领域也能受益。
中国军工总低调,但成果一出就惊艳全球。
相比美国大张旗鼓的宣传,中国更注重实干,这或许就是差距所在。
总的来说,动能3强在综合能力,射程远、速度快、功能多,领先美国不是吹牛。
未来,它会继续迭代,守护国家安全。
参考资料
中国再添一新武器,比巨浪3导弹还厉害,全球只有1国掌握核心技术 凤凰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