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比赛结束,中国队以32金27银26铜的战绩收官,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双榜第一。本届亚冬会共产生64枚金牌,其中半数被中国队摘得,单届金牌数追平了哈萨克斯坦队在2011年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亚冬会创下的纪录,成为了历史上在单届亚冬会上夺取奖牌最多的体育代表团。
回顾在本土举办的三届亚冬会,中国冰雪健儿们不断创造佳绩,充分展示了东道主的实力。
为什么近些年中国冰雪运动的成绩越来越好?离不开重大赛事创造的发展契机,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
诸多当时的媒体报道将哈尔滨举办第三届亚冬会视为中国滑雪市场进入了萌芽时期。亚布力滑雪场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被更多的人熟知。
随着2015年北京获得了冬奥会的举办权,中国的冰雪产业再迎新机遇。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随后,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本届亚冬会哈尔滨创造了两个纪录:首先从申办到承办只有600多天的筹备时间,周期短;另外,全部比赛场馆都是已有场馆,举办洲际大赛无新建场馆,这在中国也是第一次。这标志着中国办大赛模式的转折。随着冰雪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早已完成了硬件升级,后续办赛无需再投入大量新造成本。
例如:1996年哈尔滨承办第三届亚洲冬运会时新修了两座场馆,分别是冰球馆和速滑馆。如今,这两个场馆翻新后还可以继续为亚冬会服务。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承办了本届亚冬会全部的雪上项目;另外冰山项目的场馆也全部是原有场馆及设施升级改造而成。其中哈尔滨市平房区冰壶馆位于南城第一小学内,原本是学生和业余选手们的冰球场地。
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
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达成,其中东北地区的参与率超过了50%。
本就在去年成功“出圈”的“尔滨”,伴随着亚冬会二次来临的契机,又一次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据公开报道,哈尔滨举办冰上赛事的数量是全国第一。其中仅亚布力滑雪场就承办过国际级赛事25次,国家级赛事350余次,是中国竞技滑雪运动的摇篮,被誉为“中国雪之门”。
冰雪运动哪里去,超过10%的人们会选择黑龙江,主要原因还是哈尔滨。
哈尔滨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据媒体报道,哈尔滨全市有大小各类滑冰场800多块,冰雪文化、冰雪运动也在这里火热蓬勃发展,作为哈尔滨现象级的景点,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营业52天以来,截至2月11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创下新纪录。
亚冬会给哈尔滨带来了什么?
除了基础设施的提升、知名度的提升还有经济效应的增长。
据当时的期刊报道,如果没有1996年的亚冬会,哈尔滨不会这么快冒出许多四通八达的宽阔马路、公路和十几座立交桥;也不会有清洁如许的市容市貌、大街小巷。亚布力人也清楚地知道,没有亚冬会,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不会出现亚布力三个字,是亚冬会使这个地图上难找的小镇名扬全国。同时亚冬会也给黑龙江带来了日益扩大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的新形象、新机遇。据哈尔滨市当时统计,日本、美国、法国、瑞士、以色列等国家的许多外商借亚冬会的契机,前来洽谈合资合作项目。
而如今,东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完善的冰雪旅游设施,已经成为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冬季旅游的选择。在今年的春节假期,哈尔滨迎来了一大批国内外的游客,让本就火热的“尔滨”持续升温。
另外数据显示,哈尔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在2023-2024雪季的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随着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冰雪领域,推动了冰雪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1.1万家冰雪运动相关的企业,其中在黑龙江注册成立的达952家,占据全国的近十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都聚集在哈尔滨。若单独参考城市分布,哈尔滨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形成了跟北京一起领跑的格局。
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更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期待未来冰雪产业持续为东北经济助力,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参考资料:
1、《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2、《2024冰雪旅游市场规模人群画像驱动因素及产业链带动情况分析报告》
3、《平安证券冰雪经济全景图之旅游专题:冰雪旅游活力持续,带动区域发展》
4、《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4冰雪季)》
5、搞好亚冬会建设 振兴黑龙江经济-许衍华
6、圣火耀冰城——第三届亚冬会印象琐记-朝晖
7、国际在线:主播遇见冰雪丨在体育馆感受冰雪热度 尔滨太有实力了!
数据新闻编辑:文利
新媒体设计:苗奇卉
校对:付春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