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配送体系和即时零售经验强势入局,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本文将深入分析京东外卖的入局背景、其优势与挑战,以及对商家、消费者和整个外卖行业未来的影响。
昨天(2 月 11 日),一条消息在商业圈和外卖行业激起千层浪:京东外卖正式启动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招募,并且给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 ——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图片来源:京东黑板报
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的目光,也让整个外卖市场的竞争态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一直以来,外卖市场基本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巨头瓜分,二者凭借先发优势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商家资源,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京东此时强势入局,无疑是对现有格局的一次大胆挑战 。
免佣金政策更是一把锋利的 “双刃剑”,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这意味着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自然极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向美团和饿了么发出了强烈的挑战信号,预示着京东在外卖市场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小打小闹。
一、外卖江湖,双雄割据
在京东外卖入场之前,美团和饿了么早已在这片江湖中割据一方,形成了双雄争霸的局面。
美团凭借着强大的地推团队和精细化的运营策略,在市场份额上占据着领先地位。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团的市场份额长期稳定在 70% 左右,日均订单量超 5000 万单,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高频的订单交易,使其成为了外卖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
美团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市场份额上,其算法和运力密度优势也十分显著。美团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地预测订单需求,合理分配骑手资源,实现高效的配送服务。在一些大城市,美团外卖的配送速度快,且预计送达时间准确,这让用户能够更好地安排用餐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饿了么虽然市场份额略逊一筹,约占 25%,但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饿了么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饿了么在物流和技术方面投入巨大,不断优化配送流程和智能调度系统。饿了么与支付宝、淘宝等平台的流量互通,为其带来了丰富的用户资源。
在高线城市,饿了么凭借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商家资源,吸引了大量用户,用户粘性较高。
二、京东入局,凭何亮剑?
京东之所以敢在美团和饿了么的强势统治下入局外卖市场,自然有其底气和优势。
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商巨头,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为其外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在电商领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用户信任度,也能够吸引一部分用户尝试京东外卖服务。
京东拥有强大的配送体系,尤其是达达秒送的加持,为其外卖配送提供了有力保障。达达秒送作为国内即时配送领域的第一梯队品牌,业务覆盖全国 2600 多个县区市,拥有超 120 万活跃骑手。
达达秒送首创的4D 服务标准,涵盖专业、灵活、智能、定制等方面,能够为商家提供专业、可定制的即配解决方案。在配送时效上,京东秒送曾宣称可以实现最快9分钟配送,并且配备了 “准时保” 超时赔付机制,一旦配送超时,用户就能获得相应的赔付,这大大提升了用户对配送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和经验也是其入局外卖市场的重要优势。早在 2015 年,京东就推出了 “京东到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整合了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多种生活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涵盖多品类商品的即时配送服务,实现了约 1 小时配送到家的服务体验。
2024 年,京东将 “京东小时达” 与 “京东到家” 整合升级为 “秒送”,并将 “秒送” 入口提升至京东 App 首页首屏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截至目前,京东秒送已覆盖超 2400 余县区市,有 60 余万家合作门店,全国百强零售商有 9 成以上与京东秒送合作。这些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运营模式,都能够为京东外卖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实现协同发展 。
京东外卖的上线,无疑让外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与美团和饿了么相比,京东外卖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
在商家佣金方面,京东外卖给出的 “全年 0 佣金” 政策,对商家来说极具吸引力。
当前主流外卖平台的每单佣金费率普遍在10%-20%甚至更高,而美团官网显示其平台上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8%。京东的免佣金政策,直接为商家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这一政策使得京东外卖在商家招募阶段就吸引了不少关注,许多商家都表示愿意尝试入驻,期望在这个新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 。
配送服务是外卖体验的关键环节。京东外卖依托达达秒送,宣称可以实现最快 9 分钟配送,并且配备了 “准时保” 超时赔付机制,这在配送时效和服务保障上给用户吃了一颗 “定心丸”。然而,在实际体验中,京东外卖与美团、饿了么仍存在一定差距。
有消费者反馈,在配送时长上,京东外卖有时会比美团和饿了么略长,这可能与达达秒送在部分地区的运力分布和调度效率有关。在商家数量和菜品选择上,京东外卖也不及美团和饿了么丰富。目前京东外卖主要以连锁品牌为主,中小商家覆盖率较低,这使得用户在点餐时的选择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用餐需求 。
从用户体验来看,京东外卖也在不断努力提升。其将外卖服务嵌入京东 APP 的 “秒送” 频道,试图利用京东原有的庞大用户基础和电商服务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点餐体验。京东外卖注重品质把控,只限 “品质堂食餐厅” 入驻,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审核门店照片、销售人员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确保品质,主打 “品质外卖”,吸引对食品安全要求高的用户。
但也有用户反映,京东外卖的入口相对较深,需要在 APP 中多次点击才能找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操作的便捷性。与美团和饿了么简洁明了的外卖首页相比,京东外卖在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引导上还有待优化。
三、搅局之后,影响几何?
京东外卖的入局,犹如一条鲶鱼,搅乱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外卖市场格局,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
对于商家而言,京东外卖的免佣金政策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美团和饿了么的高佣金模式下,许多商家利润微薄,经营压力较大。京东的免佣金政策,让商家看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希望,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一些连锁品牌和高端餐饮商家,已经率先入驻京东外卖,享受这一政策红利。
随着京东外卖商家数量的不断增加,商家在平台选择上的话语权也将有所提升,这可能会倒逼美团和饿了么等平台优化佣金政策,降低商家的运营成本,提高商家的收益 。
消费者也将从京东外卖的入局中受益。一方面,京东外卖的 “品质堂食餐厅” 定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餐品,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追求。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会促使各大平台通过推出优惠活动、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来吸引用户。京东外卖在推广初期,就推出了 “免配送费”“新用户立减 15 元”“9.9 元” 等优惠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美团和饿了么为了应对竞争,也可能会加大优惠力度,推出更多的促销活动,这将让消费者在点餐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好的服务 。
从整个外卖市场的发展来看,京东外卖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促使行业不断优化升级。美团和饿了么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大在技术研发、服务提升、商家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美团不断优化算法,提升配送效率,还推出了短视频功能,以增强用户粘性;饿了么则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加强即时物流中心的管理,提升配送服务质量 。这种竞争态势,将推动整个外卖行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四、未来之路,如何前行?
展望未来,京东外卖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更大的发展,需要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
在配送服务上,京东应进一步优化达达秒送的运力调度和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和稳定性,解决部分地区运力不足的问题,确保 “最快 9 分钟配送” 不仅仅是宣传口号,而是能够在更多地区、更多订单中得以实现。要不断完善 “准时保” 超时赔付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赔付标准和流程,提高用户对配送服务的满意度 。
同时,京东还可以借助自身的电商生态,将外卖业务与电商购物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服务,例如在用户购买电商商品时,赠送外卖优惠券,引导用户尝试京东外卖 。
业务范围的拓展也是京东外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了继续扩大餐饮商家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中小商家入驻外,京东还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优势,将外卖业务与生鲜、超市便利、药品等其他品类的即时配送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综合性的即时零售平台。用户在点外卖的同时,还能顺便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实现一站式购物,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即时消费需求。
从整个外卖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和激烈。美团和饿了么不会轻易让出市场份额,它们会不断加强自身的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与京东外卖展开激烈的竞争。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可能随时入局,如抖音等平台也在积极布局外卖业务,未来外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多元化 。
即时零售与外卖业务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即时性需求的不断增加,“万物皆可外卖” 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外卖平台将不仅仅是配送餐饮,还会涵盖更多的商品品类,与电商、零售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京东外卖凭借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深厚积累,有望在这一趋势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即时消费服务 。
总结而言,京东外卖的入局,为外卖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变数。它凭借自身的品牌、配送和即时零售优势,向美团和饿了么发起了挑战,也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实惠。
未来,京东外卖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京东外卖的加入,都将推动外卖行业朝着更加多元化、高品质、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少德 公众号:快消经纬
本文由 @互联网圈子那点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