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已经为乌克兰耗费了一千亿欧元,但至今我们看不到乌克兰胜利的希望”。

2025年7月9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一向直言不讳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赤裸裸表达了自己对乌克兰的不看好。

他的观点有道理,据联合国方面统计:战争进行到现在,乌克兰人口锐减了800万,政府控制区人口只剩下3340万。

雪上加霜的是,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纷纷减少了对乌克兰的战争援助。就连最支持乌克兰的德国,也将2025年的对乌军事援助减少了一半还多。

这意味着,乌克兰大厦将倾,已成定局,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快不行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言:“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这句话,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今方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但我们不能认为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可以像中华儿女那样,做到“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至少乌克兰的民众就做不到。

据英国路透社的调查,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开始,短短两年,乌克兰18岁到35岁的青壮年人口就流失了800万,政府控制区人口只剩下3340万。

任外界批评他们“胆小也好,逃兵也罢“,这些本应扛起钢枪和俄罗斯军队玩命的乌克兰青年,纷纷用自己的行动投出了对乌克兰国家、政府、乃至乌克兰民族的反对票。

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该当兵的人跑了,可仗还是要打。于是,那些选择留下的乌克兰人,面对战争,不得不付出更多。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抓壮丁,因为年轻人大量跑路,面对俄罗斯军队,无论是在库尔斯克,还是在哈尔科夫,乌克兰军队已经难以为继。

正如伤残的亚速营老兵彼得罗夫,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述的那样:“前线到处都缺人,我所在的排仅剩下3名预备役补充,年轻人早就跑光了,他们不愿意上前线,一群懦夫”!

为了维持住战线,不得已,在泽连斯基的命令下,乌克兰军队的征兵官开始对那些普通的乌克兰人重拳出击,在基辅街头,随处可见征兵官抓壮丁的场景。

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例如,在2025年3月31日,据塔斯社报道:在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地区,一位男子被多名警察和征兵官强制制服,随后当着他家人的面,将这名男子强行塞入警车,准备前往军队服役。

至于是否有过服役经历,身体条件适不适合当兵。

乌克兰当局已经顾不上那么多,给这些动员兵发把AK步枪,去前线送死也无所谓。

就像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数量本身也是一种质量”,当你看到,和俄军对峙的乌军战壕里,白发苍苍的老兵和稚气未脱的少年一起瑟瑟发抖,等待着死神的到来时,

斯拉夫大区里那种特有的抽象和黑色幽默一道,油然而生。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不免让人想起了1944年,日本侵略者把不到16岁的娃娃兵,送到战场的罪恶瞬间。

和当年的旧日本帝国一样,乌克兰的失败已在所难免,大厦将倾,已成定局......

没钱真要命

俗话说,打仗就是打钱,作为一个战时国家,乌克兰的经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据世界银行权威统计:2023年,战争才打了一年多的乌克兰,其GDP就萎缩接近百分之三十。

来到2025年,俄乌冲突已经三年有余,乌克兰的经济早已捉襟见肘。

就连乌克兰总理杰尼斯都在报纸上公开表示:2025年,乌克兰财政赤字将超过350亿美元,占到gdp的20%。

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乌克兰总理)

从缺钱的角度看,乌克兰做出的那些荒唐事也就不难理解。

无论是2023年向美国贝莱德财团贱卖国有资产,还是今年2月被特朗普逼着卖稀土矿还债。

那都是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为了打仗筹集军费的“无奈之举”,至于代价,那就只能再“苦一苦乌克兰百姓,骂名小泽他来担”。

就拿第聂伯罗钢铁厂来说,这座被誉为苏联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乌克兰招牌企业,因为没钱进口西方国家零部件,以及战争大量抓壮丁的缘故,已经缺工停产。

面对镜头,厂长伊万诺夫站在空荡荡的车间里,满脸绝望地表示:“我们曾是苏联的骄傲,现在却连工人都找不到”。

为了战争,牺牲的远远不止乌克兰大型国有企业,还有小商贩。为了搞钱筹集军费,泽连斯基政府已经彻底陷入疯狂。

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2024年11月8日,据乌克兰官方消息,泽连斯基政府宣布向乌克兰的个人、个体户以及小企业征收所谓的“特别战争税”,预计将为乌克兰增添34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为了交税,乌克兰普通民众不得不缩衣节食,减少消费支出。乌克兰的商业受此影响,生意愈发萧条。

基辅面包店老板奥列娜就是一位典型的“战争税受害者”,她向《基辅邮报》记者哭诉:

“我每天辛苦工作,却要用少的可怜的收入承担高额赋税,现在连面包都卖不出去了,你把我送到战场上去吧,我不想活了,泽连斯基。”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这位小商贩的控诉,是乌克兰人民心声的集合回响。

当乌克兰政府发行的战争国债堆起来比马里乌波尔的残垣断壁还高,乌克兰民众的忍耐已经快到极限,乌克兰经济的恶性循环却仍然没有停止的劲头。

悲催的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一直援助乌克兰的欧美却突然釜底抽薪,减少了对乌克兰的援助......

外援减少

2025年7月初,美国再度减少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经停止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海马斯”系统使用的制导火箭炮等先进兵器。

在特朗普看来,“减少援助乌克兰就是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他巴不得早点摆脱乌克兰这个烫手山芋,越快越好。

欧洲方面,因为和俄罗斯关系闹翻,能源价值上涨导致通胀,欧元区的经济实力大减,已经无力再下血本支援乌克兰对抗俄罗斯。

就拿德国来说,作为支持乌克兰的铁杆欧洲国家,因为扛不住民间的舆论压力,德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决定从2025年起,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减少一半,从2024年的80亿欧元降低到2025年的40亿欧元。

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德国前总理舒尔茨和泽连斯基)

外援的缩水,如同抽走了乌克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乌克兰将近三分之一的先进武器和90%的战争情报都依赖美国,算上炮弹在内,乌克兰武器装备超过80%都仰仗欧美。

这种情形下,和俄罗斯对抗的乌克兰,就像一个躺在icu病房,全靠西方国家输血来维持生存的傀儡国,什么时候援助断绝,什么时候就要面临战败。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西方的军事援助减少,乌克兰在战场上正在节节败退。6月30日,俄军以势如破竹的劲头,成功拿下卢甘斯克全境。

与此同时,在顿巴斯、哈尔科夫方向,俄军正在快速推进,伴随着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俄军在乌克兰的土地上,颇有当年苏联红军反攻纳粹德国的势头,胜利就在眼前。

乌克兰还能撑到2026年吗

时间在流逝,乌克兰的筹码正在一天天减少。

纵观世界战争史,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凡是国家之间的总体战,其极限基本就在4年左右。

一战德国就在战争进行4年后的1918年国力耗尽,被迫宣布投降。同样的,纳粹德国作为二战发起国,在1944年同样败局已定。

按照“4年决胜负”的历史规律,2026年2月,极大可能是俄乌冲突迎来最终章节的时间,

至于乌克兰能不能撑到2026年?那不重要。

少几个月,多几个月,都注定改变不了乌克兰“山穷水尽已无路”的发展趋势,2026年,届时,我们又将见证历史......


本期参考文献:

[1]刘品然,刘赞.乌克兰遭美“减援”前线态势如何?

[2]高寒.俄乌战局仍胶着双方各有烦心事

[3]陈立希.美国暂停对乌部分军援,欧洲猝不及防

[4]鲍·古谢列托夫,胡昊.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进程及其结束的前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