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 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了! 7月31日,我国商务部发言人宣布:针对李嘉诚家族的长和集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的交易,政府将依法审查监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市场公平,说白了这就是给这场持续半年的跨国资本博弈画下红线。 也明确了一条基本规范,那就是任何国际资本交易,都不可能以投机取巧或暗度陈仓的方式,做出伤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先给大家捋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李嘉诚的长和集团早在今年 3 月就宣布,要把旗下和记港口持有的 23 个国家 43 个港口以 228 亿美元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就像巴拿马运河的 “左右门神”,控制着全球海运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中国每年有 21% 的运河货运量都要经过这里,要是让美国资本完全掌控,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大家可能要问了,港口卖的是海外资产,中国政府为啥要管?这里面学问可大了。首先,根据咱们国家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数据安全和供应链稳定的交易,不管资产在哪里,只要对中国利益有潜在影响,政府就有权审查。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贸易的 “咽喉要道”,中国作为运河第二大用户,每年有超过 1.2 亿吨货物通过这里,一旦美国财团通过加征通行费、限制停靠时间等手段卡脖子,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会直接飙升,出口竞争力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现代港口早就不是单纯的装卸货场,而是集成了智能管理系统、物流数据中心的 “数字要塞”。和记港口的智能码头系统掌握着全球货物流向、贸易数据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要是被美国情报机构拿到,后果可想而知。咱们国家这些年吃够了数据泄露的亏,从华为 5G 到 TikTok,美国哪次不是打着 “国家安全” 旗号打压中国企业?这次咱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再说说长和集团的如意算盘。李嘉诚家族这几年一直在搞 “西退东守” 战略,把欧洲、美洲的资产套现,转而投资东南亚和内地。去年他们刚把英国的电讯业务卖了 100 亿欧元,这次又想把港口资产高价甩给美国财团。表面上看是正常商业行为,实际上暗藏玄机。和记港口在巴拿马的经营权要到 2047 年才到期,现在突然抛售,明摆着是想在中美博弈加剧前全身而退。更可疑的是,交易结构设计得极其复杂,贝莱德只负责财务投资,实际运营交给地中海航运,但背后的美国资本控制链一点没断。这种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把戏,咱们政府一眼就看穿了。 有人可能会说,市场交易自由,政府干预会不会影响外资信心?这纯属杞人忧天!看看美国是怎么对待中国投资的。三一集团收购美国风电项目被奥巴马直接叫停,华为、中兴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每年审查的中国交易超过 100 起。咱们这次审查完全是对等反制,而且是依法依规进行。根据《反垄断法》,只要目标公司在中国境内有营业额,不管资产在哪里都要申报。和记港口每年通过中国内地港口的关联业务收入超过 80 亿元,早就达到申报标准,长和集团迟迟不申报,这不是心虚是什么? 这次审查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第一,中国在关键领域的主权不容侵犯,任何资本都别想打擦边球;第二,跨国资本必须适应中国新的监管环境,别再幻想用老一套套路蒙混过关;第三,国家安全审查将成为常态化工具,未来涉及能源、科技、交通等领域的交易都要过这道关。 咱们再往深了看,这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这些年一直在全球布局 “港口包围圈”,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试图通过控制关键节点遏制中国崛起。这次长和集团的交易要是顺利完成,美国资本将掌控全球 10.4% 的集装箱吞吐量,咱们的 “一带一路” 倡议在拉美、非洲的布局都会受到冲击。商务部的审查就像一记重锤,砸在跨国资本的如意算盘上,让他们知道中国不是软柿子。 当然,咱们也得客观看待长和集团。李嘉诚家族在香港回归前后确实为国家做过贡献,但资本逐利的本性不会改变。这次交易本质上是商业行为,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咱们政府不是要针对某个人,而是要守护 14 亿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我想说,这只是个开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类似的资本博弈只会越来越多。咱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敞开大门欢迎外资,又要筑牢国家安全的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真正的强国梦。这波商务部的操作,我必须给满分,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的硬核操作!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