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1856年的天京,有点像一口高压锅。表面上洪秀全还是那个“天王”,可一切大小事务,全得东王杨秀清点头才行。权力攥在手里的杨秀清,还不满足,他要的,是“万岁”的荣耀!

这下,洪秀全不干了,找了个老朋友韦昌辉,给杨秀清送上一份“全家福大礼”——杨家上下,连带仆从一万多人,统统命丧刀下。这场权力的博弈,为何从暗斗演变为一场血腥的屠杀?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权力的“游戏规则”:杨秀清的崛起之路

1851年,广西金田村那一场寒酸却充满希望的起义,成了杨秀清命运的转折点。这位出身贫寒的樵夫,靠着一身过硬的“降神术”跻身太平天国的权力核心。

他能“请天父下凡”,在队伍中威望直线上升。最早跟着洪秀全打江山的那批兄弟,还真对他的神秘本事心服口服。可是谁能想到,这位“神代言人”,日后却成了洪秀全最忌惮的对手。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杨秀清并非只是靠“天父附体”吓唬人。他打仗也很有两下子。太平军初期的几场硬仗里,杨秀清指挥的部队总是冲在最前面,几次从清军的包围圈里杀出血路。

尤其是在1853年攻克南京时,杨秀清一手策划了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战术。城门一开,太平军如潮水般涌入,南京瞬间易主。城内清军的兵器堆得像山一样,仓库的粮食更是吃都吃不完。这一仗,杨秀清的指挥才能彻底打响了名号。

不过,他的“权力野心”也在战火中逐渐显露。南京攻下后,洪秀全被尊为天王,开始享受深宫生活。而杨秀清呢?一手包揽了军政大权,成了实打实的二号人物。

天王住在天京城中心的华丽王府里,而杨秀清的东王府却更像是“国防部+总理府”。所有命令都得由他来下达,其他的王,韦昌辉、石达开之流,都得绕着他走。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杨秀清不仅善于用兵,更会搞“管理学”。他让每个太平军士兵都有固定分工,修路、筑城、防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更重要的是,他借“天父下凡”的机会频繁干预洪秀全的决策,甚至直接否定。比如洪秀全曾想提拔几个老兄弟,杨秀清却一句“天父说不行”就给否了。而洪秀全能做的,只有默默点头。

但谁的心里能没点火气呢?杨秀清一边用“天父”的身份替天行道,一边用自己的手操控实际权力。

他的东王府成了权力的象征,而洪秀全的天王府,却沦为了象征性的“吉祥物”场所。这种表面上的尊敬,实际上却是权力的渐次倾吞,为未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隐忍的天王:洪秀全的“以退为进”

表面上看,洪秀全在南京过着一种“退休生活”,金碧辉煌的天王府里,他每天吟诗作赋,宣讲“天道”,似乎对外面的权力斗争毫无兴趣。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洪秀全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看似隐忍,实则一直在暗中观察,等着一击制胜的机会。

1856年,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一年,杨秀清看似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他手握军政大权,连洪秀全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然而,“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杨秀清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自以为权力已经牢不可破,试图更进一步。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杨秀清向洪秀全提出要求,要求加封自己为“万岁”。这事一说出口,洪秀全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万岁?这可是帝王的专属称谓,哪怕杨秀清之前再能干,这一提议也无异于当面打洪秀全的脸。更要命的是,杨秀清还搞了场“天父下凡”的仪式,以“天父”的名义逼洪秀全就范。

洪秀全表面上答应了,但内心已经酝酿着反击的计划。他知道,杨秀清的势力在军队中根深蒂固,贸然动手只会引火烧身。

于是,洪秀全开始密谋,悄悄联系韦昌辉和其他对杨秀清不满的势力。韦昌辉,作为北王,一直对杨秀清的独揽大权心怀怨气。洪秀全抓住了这一点,向他暗中承诺,如果铲除杨秀清,就让他重新掌握更多实权。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韦昌辉接到密令后,立即行动起来。他秘密调集亲信部队进入南京,借口“请示天父”进入东王府。杨秀清显然没意识到危险已经逼近,等到发现的时候,刀剑已经架在了脖子上。短短一天,杨秀清和他的亲信被屠杀殆尽,血流成河。

这场政变是洪秀全精心策划的一场“权力大洗牌”。他通过韦昌辉之手,彻底清除了杨秀清这个最大的威胁。然而,韦昌辉的表现也让洪秀全感到不安——这个北王在屠杀杨秀清后,竟然得意忘形,连无辜的东王府家眷也不放过,杀得连个活口都没剩。

结果,洪秀全决定“兔死狗烹”,又以“滥杀无辜”为由,赐死了韦昌辉。这一出接一出的政治好戏,表面上看洪秀全一步步清除了威胁,但背后却是整个太平天国内部裂痕的扩大。

杨秀清的死,标志着太平天国失去了最具执行力的领导,而韦昌辉的倒台,则让原本团结的高层陷入互相猜忌。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石达开的离开:权力斗争的最终后果

杨秀清和韦昌辉相继被清除后,洪秀全重新掌握了天王府的权力。然而,另一个隐患却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忠王石达开。

这位曾经辅佐太平天国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的名将,原本对洪秀全忠心耿耿,但接连发生的高层血腥斗争,让他对天王府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石达开深知,杨秀清和韦昌辉的悲剧,某种程度上就是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而洪秀全的“杀伐果断”,更让他意识到,自己或许也难逃被清洗的命运。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石达开选择了离开。他带领数万太平军精锐部队离开南京,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征战之路。

石达开的出走,对太平天国来说无异于断臂求生。他的离去,带走了大量太平军的中坚力量,也让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政权雪上加霜。

失去了石达开的太平天国,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人。洪秀全尽管重新掌握了权力,但失去了最重要的“战斗力”。

更糟糕的是,石达开的离开不仅削弱了太平军的力量,也让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曾国藩的湘军正是在这段时间逐渐壮大,而太平天国却陷入内部分裂的泥潭。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天国最终被一步步逼入绝境。

杨秀清掌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形同虚设的洪秀全?

洪秀全斗倒了杨秀清,清除了韦昌辉,却没能挽回整个太平天国的命运。内部的权力争斗、外部的清军压力,让这个曾经威震天下的政权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衰败。最终,洪秀全只能眼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天国”走向灭亡。

从表面上看,洪秀全是最终的胜利者,他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政治手段重新夺回了大权。然而,仔细想想,他真的赢了吗?

太平天国的高层血腥斗争,掏空了这个政权的根基,削弱了它与清政府抗衡的能力。杨秀清的死,韦昌辉的倒台,以及石达开的离去,无不在昭示着这个“天国”的最终结局。

参考资料

上帝加跳大神: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土洋结合”.凤凰网.2009-12-3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